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极之外复无极——《秋水》之解读

(2011-04-07 17:16:57)
标签:

伯夷

无极

河伯

秋水(节选)

上下四方

感恩

语文

文化

分类: 教语文,说语文:说是为了生活
无极之外复无极
——《秋水》之解读
 
史金霞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然而顺流东去,至于北海,却不见水端。

于是,河伯不禁感慨万端,向海神若喟叹不已:“野语有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然而,天地宇宙上下四方,可有极限?譬如登山,登上山巅之后,俯瞰下界,会有飘飘凌云之气,可是举目四望呢,四合之外,云缭雾绕,云雾之外,有多少更高的山峰等待你去登攀,而又有多少峭拔直指的山峰,任你毕其一生也许终将无法登攀。极限,恰恰是人最难以穷尽和挑战的,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究竟到哪里,才是那极限。

因此,《秋水》中的海神,面对河伯虔敬的礼赞,说出了如下一番语言: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小,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海神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是在进一步教育河伯:天地之间,浩浩汤汤的北海,自视只如大山之中的小石小木,无以自满自负;而四海之大,在天地之间,也似大泽之中的小酒杯那么大一点,一小汪汪水而已。无论是北海,还是四海,在天地之间都实在是太渺小了。再推而广之,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生长于斯,舟车通行于此,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可是,从古至今,五帝所连,三王所争,仁人所忧患,贤才所操劳,竟然全都是这毫末般的天下!就是这如同毫末的天下,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其实正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河伯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一样吗?

宇宙浩瀚无垠,多么神奇伟大,渺小的我们,在自然之中繁衍生息,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吗?我们能够认识到自然的无限吗?对于所不能确知的事物,我们能够保持中正平和之宽容的立场吗,我们能够葆有最纯粹的赤子般的敬畏之心吗?
没有宽容,于是就没有自由;没有敬畏,因之就没有道德。
长期以来,秉承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美学精神的国人们,在改天换地之中,让天地之间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乃至沼泽湖泊以及生存与其间的鸟兽虫鱼(譬如麻雀老鼠),无所依凭,面目全非;而在改造人方面,其可怕与可悲,更不待言说。
没有神秘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敢叫日月换新天;没有敬畏心,全部都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竟然成为辩证。
康德说,使他敬畏的,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

而再读《秋水(节选)》,《列子﹒汤问》中所记载的商汤问大夫夏棘的故事闪现在我脑海——
汤问:“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
面向天地之无极,认识自身之有限,宽容并敬畏,感恩并热爱,是为和谐。
                                                                     2009年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弹拨
后一篇:筱寒寄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