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苏州
高一(4)严晗
“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这段摘来的文字,原先混在了一本厚厚的散文集里,我从唐璜的辞藻中,一眼认出了它,也或许是它发现了我,立刻勾住了我的视线。这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全因它描写了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苏州,我的家,可爱的小家。
总觉得,这样的描写,仍不够详尽。这个家还有说不尽,道不清的独特。这里的茶水甘又清,这里的虾蟹很香鲜,这儿的雨丝很稠密,这儿的雪花沾湿衣……这也是我家,但这仍不是我整个的家,家中典雅的摆设太多太多,我是不能一一抚摸,一一体悟此中灵气的。
不过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暑假里,我随外婆来到定园,这是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名字,不过这也难怪,它的邻居是虎丘,自己躲在一条破旧的巷子里,有这样一个霸气的邻里,又有得天独厚的地利,难怪它不被大多数人熟知了。
定园是个私人园林,站在园门口,我以为只是个小院子罢了,里面的景观肯定一览无遗,谁知大错特错。挤进狭窄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池清水,但这一池水,就把我想象的空间全部占据了,跟何况还有一条玉带似的河流与它连结,在几杆竹子背后,曲曲折折向更远处伸展,看不见尽头。除了池水与河道,夹河而筑的长廊亭台也随河流曲曲折折的伸展,又扩充了这个园子。走进这个园子,就只能继续向前走了,因为人群让你无法回头。想不到这里也引来了这么多游人。
沿长廊走,沿途有无数景致,凡是是苏州的,都是这座园林的。一路的观赏,不免有些疲劳了,可园林好像善解人意,一个船埠出现在眼前。熙熙攘攘的游客等候着,船夫会一个个的过来,载上他们后再慢悠悠的摇橹,一直走到尽头。我也总算上了船,船速很慢,两边的美景吵我款款走来,棕色的乌篷船在绿水上裁开一道波纹,缓缓地向前,向前。
再长的河流也总有尽头的,船停在了一家茶馆前。这里的茶是赠的。等到围了一桌人,就会泡上一壶。我端着小小的瓷杯,茶水正泛着热气,一股清香袭来。这是茉莉花炮的茶,暗香浮动,茶虽然不名贵,但这香味,足以令人陶醉了。一边喝茶,一边还有人怀抱琵琶,唱着评弹。
在吴侬软语里,我陶醉在了这个小家中,这样的苏州里。
史金霞点评:
这也是孩子写的一篇随笔,有感而发,情之所至,信笔写来。
这是一篇情韵与雅致同在的文章,小作者撷取名不见经传的“定园”落笔,管中窥豹,淡淡叙来,苏州的那种韵味,悠悠地散发出来。
苏州人,把苏州当作自己的家,那一往情深的风度,实在是令人欣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