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宽容自由进步 |
分类: 教语文,说语文:说是为了生活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了《史记》中的《鸿门宴》。
这是一篇老课文,以前我用人教版教材时,新老版本都有。经典就是经典,苏教版依然有它,这很好。
而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注释,一个令我再次感觉苏教版的可爱之处的注释。
在范增劝说项羽抓住时机铲除刘邦时,他说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这里的“望其气”历来是都有注释的,以前的注释均说是古代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云云。而我手中的教材,在103页下的注释10,是这样写的:『望其气』观察他上方的云气。望气是古代方术之一,通过观察云气占卜吉凶命运。
这一条注释实在是一种进步。
不见了诸如“封建”(当然,关于“封建”也值得一说)、“迷信”等鲜明的烙印,这一条注释的语气可谓中正平和,客观地陈述,不描绘,不评价,清晰简洁。
对于我们所不能确知的事物,能够保持中正平和之立场,可以说是国人长久以来所最为匮乏的一种精神。
没有宽容,于是就没有自由。
没有敬畏,因之就没有道德。
长期以来,秉承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斗争”美学精神的国人们,在改天换地之中,让天地之间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乃至沼泽湖泊以及生存与其间的鸟兽虫鱼(譬如麻雀老鼠),无所依凭,面目全非;而在造人方面,其可怕与可悲,更不待言说。
没有神秘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敢叫日月换新天。新天(诸如黄河清,高峡出平湖等瑰丽壮伟的梦想)是不是换成了,有目共睹。
没有敬畏心,全部都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是辩证。辩证(想起怎样用辩证法放屁的那一篇文章来)到底是什么哲学呢,不言而喻。
康德说,使他敬畏的,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
我看到这条注释,真的很高兴。我在课上与学生分享这喜悦,说起了宇宙历史文化科学种种种种……我情不自禁一再说这条注释表明了一种可喜的进步。
课后,来听我的课的同事问我,史老师,你说这是真的进步吗?
我明白这问话的涵义,看着脚下的路,沐浴着春天的风,我笑着说:“是啊,说是进步,是相对于过去几十年而言,事实上,这一点点所谓的进步,只不过是退回到原点去。退回到原点,再起步,可是,会走向哪个方向呢?我们一起努力吧,让它能真的进步!”
是的,衷心希望,这种知识文化层面的改观,能够拓展到更多更加重要的领域里去,从而,使这个社会能够真正地进步,而非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