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千佛岩贯休剪刀峰 |
分类: 人在旅途 |
剪刀峰
移步换景,一个剪刀峰,先看是啄木鸟,再看是熊,三看是桅杆(说是元阳峰更准确),四看像风帆。变化多端,与灵峰景区内的合掌峰可以媲美。
向上望没有发现这一景色。
啄木鸟
沟中的水很少了。
熊岩
石板道,旁有挺拔的杉树。
桅杆峰
天黑了,多次看到这个挺拔的山岩,任它变化,还是一个剪刀峰。
怎么看也不像帆
大龙湫的水从此降下。
下面还有一池清水
观瀑亭
亭上的对联是唐诗僧贯休的名句:“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大概在南北朝时,佛教传入雁荡山。不过,佛教在此的真正兴起是在唐朝。相传,雁荡山的开山祖师是如来佛的弟子、十六罗汉中排位第五的诺讵那。释迦佛曾告诉诺讵那:“你将在一个山水绝妙的地方建寺,那个地方用花名做村名,用鸟名做山名。”后来,诺讵那带着三百弟子云游天下,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这个去处。一日,他来到雁荡山下,但见此处凭海临风,姹紫嫣红,花香鸟语,心中暗暗高兴,便询问当地的一位老者该地和该山的名字。老者回答说,这个地方叫芙蓉村,山叫做雁荡山。诺讵那终于找到了释迦佛预言之地,于是他领着弟子们进山开始兴建寺院。佛教自此兴盛。诺讵那后在大龙湫观瀑坐化。人们因此尊奉他为雁荡的开山祖师。
碑刻
白玉烟石碑
大龙湫天下第一瀑,冬季则难见瀑布的踪影。
诺讵那观瀑坐化的传奇,令人神往。诺讵那之后,有许多僧人在此修行,在宋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只有很少的水从上面流下,连小龙湫的水量都赶不上,与天台山的石梁飞瀑更不能相比。大小龙湫瀑布都是季节性很强的瀑布。
忘归亭
千尺珠玑
大龙湫岩石上的石刻
清人袁枚曾赋诗道: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之内尚是水,十丈一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从其高度、变化来说,这样的大龙湫确为天下第一,可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
忘归亭
剪刀峰
小桥
路边的商店
火山爆发时形成的球泡,在雁荡山还是很多的。
不知剪刀峰左面那个山峰叫何名。
千佛岩
山峰下住有人家。
这儿叫千佛岩,还有抱儿峰的标志牌。
《雁荡山》
沈括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以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崯怪,上耸千尺,穷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千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音漕去声。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http://cimg2.163.com/travel/newimg/arc_icon.gi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