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2025-08-30 06:58:54)
分类: 读书

一个小人物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能够如何应对,如何安然度过人生的激流险滩,余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给出了一个样本。

一部作品能否打动人,不在于宏大的叙事,不在于深刻的哲理警句,而在于细节,在于生活里那些习以为常的故事。作者很少在作品里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来具象展现。很多人评价作者的作品风格冷峻,这跟作者的写作方式息息相关。生活很真实,有时真实得残酷,如何把生活的真实通过一杆笔、通过小说的方式展现出来,体现一名作家的艺术水平。

主角许三观以及围绕许三观的各色人物,基本都位于社会底层,是典型的小人物。国家,民族,历史等这些宏大概念与他(她)们不关心,也搞不明白。他(她)们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只关心亲朋好友的贫富生死,在最艰难的时日,甚至只关心一日三餐。他(她)们知识水平不高,大多不识字,但他(她)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虽然这些思想不那么高大上,甚至很猥琐、很低俗,上不了台面,但这就是他(她)们朴素的“真理”。与要表达的人物和故事相匹配,作者很少使用佶屈聱牙的词汇,而是用更接近下层人民,因而更接地气的语言来讲述,让读者觉得就应该这样。

卖血现在称为献血,被誉为是一种高尚、无私的行为,是为了拯救他人。但在特殊的年代里,卖血却成为一种生存手段,万般无奈之下最后的拯救。作者选择这个角度来结构故事,是把生活的真相血淋淋地揭露开来。卖血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度过难关,如果生活得很好,谁愿意去卖血呢?虽然有卖血只是卖力气,能够卖血说明身体结实等说法,但只是阿Q心态,是一种自我安慰,掩耳盗铃。卖血就是卖命,只有为了比命更重要的东西,人才会去卖血。

因为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迥异。一个人的三观形成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无法强求,代沟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三观,经历过上世纪动荡的人,与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天然地缺乏共同语言。本作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但也是刚开始而已,真正的巨变尚未来临。作者作品中透露出的情绪也只是基于当时的现实,如今再写类似的题材,底色可能会完全不同。或许作者不再会有些类似题材的冲动了,毕竟时过境迁,心态已经完全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