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
(2025-08-12 07:59:52)| 分类: 足迹 |
张贤亮是文革之后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影响了一代人,许多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大获成功。在与影视制作人员交往中,他将当地的特色风景介绍给他们,效果非常好。以此为契机,他后来创建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当时领风气之先,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
镇北堡,镇南堡,都是张贤亮小说中的地名,被借用于影城。中国长城在明代建设最完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当时有九边重镇,作为南北交界地带的宁夏,独占两个(宁夏镇、固原镇)。沿着长城有许多古堡,散落在宁夏大地上。古堡基本都是就地取材,以黄土筑成,多为方形。解放后,古堡大多颓败,遭受自然和人力破坏,残破不堪。利用残存的古堡,将居民迁出,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建成了影视拍摄基地。镇北堡被命名为清城,以清代建筑和风格为主;镇南堡被命名为明城,以明代建筑和风格为主。后来,还根据上世纪银川的影像记录,复建了老银川一条街。
以西部影城为主要取景地,拍摄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张贤亮独具巧思,对于来这里拍摄的剧组,不收场租费,但要把拍摄的场景保留下来,或者提供图纸,重新复建,因此景区内保留了许多与原拍摄场景一致的景点。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红高粱》,创造中国影片收视率最高、成功反映“文革”期间浪漫爱情故事的《牧马人》等,让镇北堡名扬中外。《红高粱》里的月亮门成为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引无数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后续《大话西游》、《锦衣卫》、《新龙门客栈》等,更是丰富了影城的内容。许多游客穿着紫霞仙子的服装,在景区内演绎与至尊宝“一万年”的深情。
有人曾质疑镇北堡“售卖贫穷、荒凉”,张贤亮却认为这里呈现的是文化。他晚年一直居住在清城内,直到去世。他的居所被开辟为张贤亮故居纪念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还有一个展览馆,展出他平生收集的各种古典家具等收藏品。虽然如今各种影视城已经遍地开花,但镇北堡作为先驱之一,其价值和影响力仍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