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中日恩怨两千年
(2022-08-16 12:34:20)分类: 读书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作为东亚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中日关系对亚洲、对世界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己知彼,才能决定我们怎么做才是最佳选择。两千多年的恩怨,岂是几本书可以说清的?
中国人都说日本人是秦始皇时徐福东渡留下的后裔,这当然只是传说。日本流传一种说法:日本人是福建一代沿海的人来到日本繁衍生息的后代。现代日本强大了,重新定义自己的历史,认为日本人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而天皇就是神。在日本弱小时,特别希望能够与中国扯上关系;当日本强大了,就巴不得与中国分隔清楚。历史是后人撰写,没有真相。
中日虽然相隔不远,但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相互往来还是比较困难。直到隋唐时期,两国的交往才逐渐频繁,遣隋使、遣唐使、遣宋使是最显著的标志。那时日本完全是小弟的模样,全面学习老大哥。当学到一定程度,认为自己已经学到家,就会膨胀。日本地瘠民穷,所以一直觊觎中国的富裕繁华,这也是人之常情。日本欲图中国,朝鲜半岛是最好的跳板。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时附时判,因而成为日本寻衅的借口。明朝三大征之一的朝鲜战争是中日第一次正式交锋,中国获胜,但明朝不久灭亡。明清时期,西方国家推动工业革命,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但东亚的中日朝等国则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在技术上的落后。大致在同样的时间,东亚各国都收到西方列强的霸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也试图改革维新,发起洋务运动,但没有成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迅速增长。中日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改变,让日本人萌生了争夺东方领导者地位的念头,中日之战不可避免,结果也都知道,中国败了。
日本不像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关系从来是平等的关系。即使在实力差距很大的时候,在政治和心理上是平等的,所以才会有后来争夺老大的戏码。所谓恩怨,其实不过是两国实力变化而心理无法随之变化导致的冲突。实力增强,自然会要求与实力相符的地位。中国当老大惯了,并不把周边国家放在眼里,对各国情况了解不足,一旦发生战争,在情报方面就会处于劣势。而各国则永远紧盯着老大的一举一动,经年累月收集各种资料,备而后战。这也是作为老大者无法避免的事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是第一,总会被后来者超越。
如今世界是一个整体,中日都不是老大,没必要自己互掐。应该联起手来,共同维护亚洲的和平稳定。兄弟之邦,和睦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