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印象
(2020-06-02 15:32:32)
标签:
泸州东门川南第一州长江沱江 |
川南的几个城市算是都跑过了,虽然是走马观花,反正都是到此一游。这些城市大多在江河岸边,这在古代将水运作为主要交通,特别是江河汇流处是交通枢纽而常常会发展成大的城池。自贡的釜溪河算是小的,那是沱江的一条支流,但在流经城区的时候,河面似乎并不算太窄。路过泸州的时候,正是快午饭的时候,在靠近江边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地下车库,停好车出来后,才发现旁边就是的宽阔的河流。按照水流方向,我们是在河的左岸,放眼望去,河滩上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但那上千个停车位几乎都满了。河边是一条街,一边临江,人行道边上栽有阔叶的黄葛树、榕树,树冠如巨伞几乎覆盖了大部分路面,在炎热的夏季会带来爽人的清凉。路的另一边是临江建筑,建筑一楼开着鳞次栉比的店铺,大多以饮食为主。这里人们似乎都很休闲,也会享受,店铺门口约3米宽人行道上,大多是摆有凳子椅子大小不一的桌面,供喜欢露天的人们就餐饮茶聊天打牌。
我的确不知道这条河是什么河,当然是事先没有做功课,于是便问路人。两个散步的毛发苍苍的老头很热情,介绍说这是长江,并感到很奇怪,这千年古城泸州濒临长江都不知道啊?我们便跟着他们走了一会。老头说他是在海南工作的,退休后叶落归根回到故里。我看江面上有一些船只,便问起了上宜宾下重庆是否有江轮。老头笑着说,那客运江轮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不要说发达的高速公路,就是普通公路上车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江轮。客运江轮早就停了,但还有一些货运的船只,对于运量大且不赶时间的货物还是很划算的。还说江边原来有摆渡的船只,每天人流络绎不绝,现在修了几座跨江大桥,于是摆渡的船只便都退出来历史舞台。
江的对面是农村荒野,稀稀拉拉的几栋建筑。有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有“泸州老窖”四个大字。顺着江水往下看,大约一公里处的江边有座看似古老的城楼,便提议先去那里看看,再回来找饭店吃饭。快到城楼的时候,一百多米长的街道被竖起的栅栏遮住,里面正在进行施工,路面已经被挖掘机挖开,正在敷设地下管线。
走近城楼,楼高三层,最下面是大块石头砌成城墙,中间有一个隧洞般的通道通向江边,那里写着“东门”两个字,这应该就是老东门的原址吧。据说东门是通海们,在历史上是古城最大极其重要城门,出城门即可到江边码头,那时万商云集的繁华之地,来往商贾需在东门验货及交税,方可通关。
而眼前的应该是不久前修建的,建筑的两边有石梯通往上面,上到第二层,中间阁楼两边,是宽敞的平台,站在那里可以瞭望江面风光。凭栏远眺,大江滚滚东去,远处烟波浩淼处,乃是沱江汇入长江的入口,杨慎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意境即在眼前,让人浮想联翩。
站在城楼往城里看,对面有一座四根石柱的牌坊,上面横匾写有“川南第一州”,据说为晚清名臣张之洞题写,两边石柱上撰有对联:“西南飞孺鼓三运虎踞龙蟠多少英雄争战苦,巴蜀风光名两水江滩沱秀古今雅士咏题香“楹联。三楼阁楼是“泸州东艺展览馆”,据说有许多当地文人墨客作品收藏。
新修的滨江岸边,有石碑记载2012年7月23日,发生了特大水患,据说为五十年一遇,最高水位达23.95米,洪水翻过江堤,漫入城区。古城不古,千百年来在泸州留下的历史遗迹已很难寻觅,包括这城楼也是在几年前重新修建的。但愿我们的后人,能够珍惜眼前的这些历史性建筑,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