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年级日记作文育儿 |
分类: 阅读作文微体会 |
写好作文勿需忧(5)
——从小事中提取亮点
在上一篇文章《如何记叙一件小事》中我提到指导小学生写好记叙文需要考虑三个要点,其中头一个要点就是要学会思考和提取亮点。
养生学上常说“人活一口气”,下围棋要学会留足够的“气眼”以备打劫是运用,写好一篇作文也需要一股“气”来贯穿全文,所谓的这股“气”就是我理解的作文亮点,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有类似的地方,但不完全等同,举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吧。
第一个案例:《洗澡的故事》
在这篇习作中,很显然,其实亮点就是“洗澡很快乐”,并把“洗澡很快乐”这种心情贯穿全文,是怎么实现的呢?是通过以下四种体验来完成的。
第一种体验:“木桶像小船,洗澡就像是在划船”;
第二种体验:“淋浴露在身上玩滑滑梯”,一直到“白色的雨点落下来”;
第三种体验:一边唱“洗刷刷”的儿歌,一边扭动着擦干身体,;
第四种体验:穿上新衣服,感到很清爽。
在文章结尾的时候,琪琪还再次强调了一次,“洗澡是很幸福的事”以突出这个亮点。
第二个案例:《中秋节记事》
在这篇习作中,亮点就是琪琪在中秋节这天亲自享受劳动的有趣体验和快乐感受,是通过两件事来加以说明的。
第一件事:和奶奶一起做汤圆。她仔细观察和描述了做汤圆的整个过程,在故事最后还表示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优秀的厨师,喜悦之情不言自喻。
第二件事:和爷爷一起去菜园地拔菜。把拔菜的过程写了出来,最后吃晚饭的时候感到很自豪,因为有自己的一份劳动在里面。
最后在结尾的时候,琪琪再画龙点睛一次,把这篇作文的亮点强调一遍:“今年的中秋节过得很有趣,中秋节里的劳动更有趣!”一篇小习作就显得更加生动和完整了。
第三个案例:《外婆家的小鸡》
这篇文章的亮点是“外婆家的小鸡啄疼了我的手”,琪琪先在文章开头作了一些铺垫,这很好,接着就用大量的文字述说,我在第一次给小鸡喂食的时候,不小心被一只胆大的小鸡啄了一下的详细过程,回头再想一想,这件事还是很有趣的,便记录了下来。事情虽小,但只要把其中的亮点显露出来,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不管要写的这件事情是多么得微不足道,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平凡普通,但只要能从中寻找出一个甚至几个亮点来鲜明地阐述,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篇好习作,这个亮点可以充分提振习作的含金量,在一开始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强调这个重点,这和平常要求孩子坚持写日记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写日记最好也是记录一天中有亮点的事情或者独特的感受。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观察和思考这些亮点呢?
首先,平常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就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有趣?为什么让人感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独特的创意?想象力为什么如此丰富?我能不能也借鉴一下?针对自己特别喜欢的故事还可以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然后再一起探讨和分析一下各自的观点,这样一来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对于这一点,比较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因为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有一定思考的能力,不能荒费了这段光阴,至于二年级以下甚至是学前班的孩子就不需要这个要求了,能思考当然更好,不会思考,但只要她们感兴趣也就行了。
从这个要求上来讲,又可以延伸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要广泛阅读立意好、既有趣又有文学水平的书籍,即要精选课外书,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花费大量精力去阅读,很多书籍只能起到消遣和打发时间的效果,对积累知识、修身养心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起不到作用,比如那些崇尚打斗的日本漫画书、无聊的惊怵和推理小说,低劣的搞笑幽默故事,平庸的校园快餐小说等等。即使选择作文选来读,也要认真挑选一下才好。
其次,要尝试着挖掘写作题材中的亮点,比如琪琪在外婆家喂鸡时不小心被小鸡啄了一下,还有她在两岁多的时候,也去过一次外婆家,摘柚子的时候,被一颗柚子重重地砸了一下背,至今她还记忆犹新,还有去红山动物园去喂食孔雀、鹦鹉、金鱼等场面都可以入题。还有带来情感体验上的快乐感受都可以变着花样入题,除了这些,她以后还可以尝试着写一些其他方面的情感体验。当然还需要多加努力才行。
总的说来,孩子在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的搜索一遍,从而挑选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出来,大凡在脑海里能沉淀下来的东西都有其亮点,接着就应该想办法加工和润色这些亮点了,孩子只要能考虑到这一层面,就说明基本上掌握了这一要点,后面便要多多加以训练了。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要求孩子写真情实感的东西比较容易把握些,也最容易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