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小米加步枪”式阻击战

(2010-01-04 11:11:00)
标签:

健康

养生

小米加步枪

艾叶

育儿

分类: 孩子健康微总结

主人公:琪琪。

阻击疾病的时间: 20091226201012共历时一周。

“小米加步枪”的组合:用醋泡制的大蒜(嫩蒜)和生姜、山药、艾叶、冰糖炖梨。

 

孩子一旦不小心生病,家长们自然首先想到去医院,要么开点药回家吃,要么直接挂吊水,因为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琪琪这一次感冒生病完全是用“小米加步枪”的简易武器成功击退了疾病。下面就想详细介绍一下事情的经过及成功感言。

事情经过:

20091226,是周六,南京气温陡降,虽然仍有太阳当头照,但寒风吹到脸上感到十分刺骨,琪琪和往常一样,和几个邻居小朋友一起奔跑玩耍,很快就出了一身汗,琪妈帮她脱了一件衣服,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休息不够,导致免疫力整体下降,何况前一天晚上起床小便时还受了点凉,再加上气温变化迅速,一下子没有完全适应过来,琪琪在下午就开始流鼻涕,很明显的是受寒感冒了,晚上鼻塞。

对策:晚饭吃了山药后,又吃了一瓣大蒜和一块生姜,还泡了艾叶水驱逐寒气。

 

1227,早上吃的是黑米,再加上又吃了一瓣大蒜和一块生姜,嗓子有点沙哑,一会儿鼻塞,一会儿流鼻涕,由于下午四点要参加圣诞晚会(外教培训中心特意选择在周日举行圣诞晚会),我和琪妈一直犹豫是否要参加圣诞晚会,但琪琪坚持要去,再加上没有咳嗽,所以我和琪妈把可能采取的保护措施都用上,决定冒险一把,虽说琪琪的兴致很高,但毕竟是生病期间,所以琪琪的状态和平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别,但琪琪在舞台上的成功表现,已令我和琪妈激动不已,但是感冒症状并没有好转。欣赏恭喜女儿自我挑战成功(圣诞主题)》

对策:依旧是山药和大蒜,生姜已不敢再吃了,因为怕上火。

 

1228,早上起床有些咳嗽,但不严重,喝一小杯温开水,也就好了,但流鼻涕现象仍不见好转,考虑到感冒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恢复,所以并没有给孩子吃感冒药,家里也一直储备有仁和牌的优尔卡丹和头孢克洛颗料,考虑到药物很大的副作用,琪妈决定尽量不选用药物来治疗。

对策:依旧是山药和大蒜,另外白天多晒晒太阳,多喝温开水,病症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1229,依然是有零星小咳嗽,流鼻涕现象已有所好转,孩子一旦身体舒服了,就闹着想找小朋友玩耍,于是找到邻居苗苗(与琪琪同龄,这学期没上幼儿园,在家里调养,琪琪基本上每天都要和她疯玩),由于没有控制好节奏,又出了一身汗,下午午睡起来以后,就咳嗽不止,明显是病情加重了,琪妈差一点就要带琪琪去医院打吊水,由于没有发烧症状,而且下楼到了户外反而不咳嗽,所以准备再观察一个晚上,毕竟在家里已有储备的药,可以用来应急。

对策:中餐依旧吃山药,晚餐作了强化,吃了一个整大蒜(一共有七瓣),同时泡了艾叶水驱逐寒气,谁知,琪琪一口气打了九个喷嚏,把大部分病毒强行排出体外。

 

1230,起床后,依旧有流鼻涕现象,还有零星小咳嗽,相比前一天夜里,已好多了,但上火症状明显,现在一方面要加大吃大蒜的量,另一方面还要控制上火的程度。

对策:中餐依旧吃山药,另外每餐再吃一个整大蒜,同时在下午吃了一碗冰糖炖梨,起到中和的作用。

 

1231,所有的症状都得到缓解,但还未完全痊愈。

对策:中餐依旧吃山药,每餐减半只吃三瓣大蒜,同时在下午又吃了一碗冰糖炖梨用以降火。

 

11,偶尔还有点鼻塞。

对策:中餐依旧吃山药,每餐只吃一瓣大蒜,还泡了一个热水澡。

12,已彻底痊愈。

 

成功感言:

感言之一:孩子平时的免疫力增强工作不能放松,包括充足的睡眠和按时睡觉的作息习惯,另外经常吃山药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

感言之二:在气温大幅变化或有大风大雪的天气里,由于孩子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差,尽量少带孩子外出玩耍。

感言之三:孩子衣服的增减一定要有预见性,不能等到出汗已湿透衣服以后才想到帮助孩子脱衣服,容易受凉。

感言之四:家里要事先储备用醋泡制的生姜和大蒜,以备应急。

感言之五:在孩子受凉的第一时间里,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住孩子的病情。

感言之六:要考虑到食物的中和特性,比如受寒凉了,要吃大蒜\生姜和泡艾叶水来驱寒,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用量用过,若用量用过了,就是用冰糖炖梨来降火。

感言之七:通过这样一种“小米加步枪”击退疾病的过程,不但孩子的味口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吃药会降低食欲,从而更进一步降低身体抵抗力),而且还增强了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最后祝所有的孩子在新年里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