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动画片天线宝宝替代品育儿 |
分类: 守望成长微教育 |
有的孩子好动,而有的孩子喜静;有的孩子爱好唱歌跳舞,而有的孩子喜欢识字阅读,但绝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看动画片。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看多了动画片,会使孩子左右脑发育不均衡,从而静不下心来认真读文字性的书籍,就给孩子设定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有的是一刀切,压根儿就不配备DVD机,把电视机当是摆设,孩子想看看不了,也就没辙了;当然也有的家长比较随意,嫌孩子老缠着自己,没法做事,就告诉孩子说看动画片去吧,于是孩子安静下来了,不再闹了。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最好的建议是:“疏而不堵”。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再分析动画片是洪水猛兽还是温情细雨,进行利弊分析,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最后再鉴定孩子是依赖于动画片还是善加利用动画片,从而做出慎重决策为妥。
我想从自己切身体会,从琪琪最喜欢看的两套动画片说起,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片。
一套是全球孩子都爱看的《天线宝宝》,它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与Rag Doll公司制作的幼儿节目,发行于1997年至2001年,主要观众对象是一到五岁的学龄前幼儿儿童,当时的国际节目经理就强调:“《天线宝宝》只想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的有趣经验。”实际上,《天线宝宝》展现给孩子们的有两个主要元素:一个是“幻想园地”、一个是“真实纪录”。尤其“幻想园地”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神奇岛”上有许多幻想奇观,从而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四个天线宝宝每天都在神奇岛上尽情玩乐,彼此之间有良好的关系,这儿没有暴力,虽然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都很爱学习。
另一套动画片就是在央视少儿频道播放的《小熊温尼和跳跳虎》,是以侦探破案的方式探索生活中的奥秘,引领孩子们到温馨的百亩林里,了解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互相帮助,如何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领悟出很多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和道理以及世间的美妙。
这两部动画片还都配有中英文版本和相应的书籍、期刊杂志配套,不仅可以系统地学到很多知识,更可以感受到小朋友之间相处的艺术,在实际生活中也容易模仿学习。
实际上动画片和所有的知识载体一样,都是人类知识宝库里的一个成员,但由于孩子的感知觉能力在三岁之前已发育得相当成熟,他们需要对新奇的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和体验,就会积极地寻找学习的渠道,动画片正好可以迎合他们这方面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动画片里拟人化的动物所发出的语音、腔调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有一些场景也与实际生活相似。
但也有些动画片,制作厂家仅为哗众取宠,为了娱乐效果,缺乏内涵和知识性,甚至还容易引发孩子错误地认识,前不久报纸上就报道一则不幸的消息,一位三岁孩童学着小天使的样子从三楼纵身跳下来摔成重伤,至于看动画片引发打架或暴力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所以不同的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家长一定要事先审查动画片的思想境界包括语言,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分别进行利弊分析,对于动画片的筛选确实需要少而精,宁缺勿滥,不能完全顺从孩子的意愿,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尽早地寻找到替代品,使孩子从简单的视听享受,逐步过渡到欣赏图片和文字阅读上来,使看动画片仅仅是学习上的一种补充材料。这一系列的步骤需要家长有条不紊地切实抓好。
只要有效解决了学习的替代品问题,再讨论和制定看动画片的时间规则应该不难,因为在孩子眼里,动画片就像一件好玩具,你只有在她面前摆了若干个好玩具,才能有效地分散她的注意力,从而对别的东西也同时产生兴趣,从而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自发地接受,如果仅仅是粗暴地干涉或武断地限制,孩子心中就会生成无限的渴望,一旦在将来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像火山一样汹涌地喷发,一些沉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孩子就有这种极端的心理情结。
最后我再谈一谈,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是善加利用动画片促进学习,而不是仅仅依赖动画片娱乐的疑问。
《天线宝宝》和《小熊温尼和跳跳虎》,还包括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其他一些经典动画片,都是我极力支持琪琪欣赏的,但有两个要求,其中一个要求是时间限定,另一个要求就是要用中文字幕和英语解说,一方面锻炼她识字和思考的能力,也一方面又练习了英语听力,同时又感受到经典故事情节,一举三得,若看动画片仅仅是消磨一下时光,简单搞笑一下,我认为太浪费了,尤其是对于接受和学习能力极强的孩子,我甚至愿意让她一边放着《天线宝宝》,一边读着其他的书籍,借此提高孩子的学习抗干扰能力。另外还购买配套的期刊《小熊温尼双语画刊》,以增强对剧中人物的更深学习和深入了解。这样就把看动画片和认识汉字、文章阅读、学习英语、理解思考、生活中模仿学习、交流体会(全家人一起看动画片一起评议)等一系列都串起来了,最终达到系统学习和思考的境界,这就是我所称的善加利用动画片促进学习的过程。
总而言之,对于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要“疏而不堵”,善加引导,真正做到促进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