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民睦族古村敬老迎春

十村同贺乐洋洋,
和睦乡筵格调彰。
义结金兰天地广,
心存祖训世泽长。
家声丕振创新业,
庶政开明奔小康。
千载善缘荷木迳,
感人经典永传扬。
注: 家声丕振,意为家族的名声需要振兴和保持,后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业绩和美德。
和睦村古名荷木迳,位于从化江埔街南部,地处小海河左岸,东邻鹊塱、钓鲤、黄围,西接和仓、大江埔,北连山下、高峰,南面隔山为罗峒,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是一座千年历史古村落。黎氏先祖来自中原,宋朝初年(开宝三年即970年)随军征伐南汉国,其后人在岭南流溪河流域荷木迳落户建村,所以和睦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荷木迳是当地古老名称(又有称柯木迳),古代这里生长茂盛的野生荷树林,荷木迳因此得名。历经宋元明清年代,荷木迳地名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借用荷木谐音,该村地名变更为和睦村,但现在的街口至派潭公交车线路,仍保留有柯木迳站名。
和睦古村坐北朝南,采用寨堡守护格局,环围有石灰石块砌成的厚围墙,墙体厚约两尺,高约六尺多。但现在只剩存丈余长的两小段,在荔枝园厚厚落叶的铺衬下,折射出和睦民众守村护寨的岁月年光。和睦村现在设有东门和西门。其东门楼为上门楼,对联“和民廉政;睦族齐家”。门楣正上方墙体开有圆形窗孔,遵循古制“入方出圆”格局,圆孔两侧贴有对联“朝拱紫宸千国晓;阳回大地万家春”。古村西门楼为下门楼,原有的荷木迳旧门楼因建设拆除,在原址附近建有新门楼。古村南侧现存“黎氏大宗祠”,为五世祖黎权所建,大门对联为“京兆家声远,祝融世泽长”。村中的“友和黎公祠”,为七世祖所建,大门对联为“承七代诒谋永绵世泽,开八房谱牒丕振家声”。
和睦村先祖为中原黎氏,宋初奉命出征南汉,其后人落户流溪河畔荷木迳。话说唐朝末年,军阀混战,中国境内出现多个武装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南汉就是由刘隐、刘岩兄弟在岭南建立的地方政权。从刘隐算起共五帝67年,但是南汉的国君刘隐之后的四主都十分残暴淫奢,只是因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带来大量的财富,才使这个地方政权能够存在比较长的时间。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并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开宝三年(970)九月赵匡胤命令潭州防御使潘美率军队攻打南汉。开宝四年(971)二月南汉后主刘伥投降,岭南结束了割据的状态。在潘美的军队中有钟轼和黎姓两位将官,为宋王朝统一中国立下卓越功勋,随后又北上流溪堡剿匪。朝廷论功行赏,钟轼被加封为广州留守,黎将官为参将。由此钟氏和黎氏的后人结为世交,并分别落户流溪河流域的屈洞与荷木迳。
荷木迳黎氏大宗祠、友和黎公祠记录其开村大业,族人历经千年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从化龙岗草塘、米埗、下罗、东成、龙田、东庄、田源里等地有分支。“京兆家声远,祝融世泽长” ;“承七代诒谋永绵世泽,开八房谱牒丕振家声”,祖德荫泽,代代传承,和睦家训,恩惠子孙。现在村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联谊喜庆活动,和睦醒狮队与屈洞、殷家庄、鹊塱、龙岗、佛冈等村互访拜年同庆贺。
和睦村东衔双凤,西接流溪,其间小海河数千亩平缓坡地,沿从樟公路走向全村地段有近两公里。地铁十四号线、增从高速、广从公路与从樟公路组成快捷的交通联网,在村域连片广阔的地块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这里确是山围水绕风水宝地,众乡亲同心合力,携手共进,要为乡村振兴伟业添上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