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裹蒸棕礼赞

紫薇花盛古村行,
大美高要取粽经。
重五浴兰心意奉,
农家巧手致真情。
山园采撷生冬叶,
形若蒲葵长尺盈。
热水稍加焯一焯,
丰形质韧色泽青。
粽籺物料安排好,
糯米陈皮绿豆精。
隔晚腌制五花肉,
用时煎镬色味增。
齐齐包粽展工艺,
摊开粽叶大碗承,
一层糯米一勺豆,
加上肉块米添封,
十指裹叶成包状,
席草捆扎粽成形。
开锅叠粽有讲究,
头尾交接品连晶。
加水高于粽子顶,
柴火热煮三个钟。
中途记住加开水,
真功细活创双赢。
棕子飘香心甜醉,
国艺绵延福祚迎。
南齐贡品丹书载,
御食餐单记“裹蒸”。
悠悠岁月端州府,
粽籺传今誉盛名。
肇庆裹蒸棕在高要城乡称之为“裹蒸”,自南齐朝代皇家史载御膳贡品“裹蒸”,至今已有1500多年,天下扬名。裹蒸棕制作工艺有讲究。首先要把冬叶清洗干净,滤干水分,用60度左右热水焯一焯,这样可以保持冬叶清香鲜绿色,而且冬叶焯水变韧变软易于包裹保鲜。将绿豆和糯米分别浸泡一晚,第二天清洗干净,将滤干水分的白糯米加进适量的盐、花生油,搅拌均匀。将五花肉清洗干净,滤干水分,加入食用盐腌制一天,将腌制后的五花肉清洗干净,放进锅中煮沸的热水中,一两分钟后捞出五花肉,滤干水分。将滤干水分的五花肉放进热锅中,炒到稍微出现金黄色,一是增加香味,二是防止肥油散失,加入五香粉搅拌均匀。把席草用热水烫一下,增加韧性以备捆扎粽子。
材料加工准备完毕,就开始包裹蒸粽。将两张冬叶向交叉叠放进大口瓦碗中,光滑面的一面是向碗的里面,再加进两张一样交叉叠放进碗中,这一次是粗糙一面向碗里面,光滑一面向外。叠好的叶子中加进3勺的糯米,再加2勺的绿豆,再夹两块五花肉放进米豆中。再加进3勺糯米。然后,盖上一张冬叶,在将左右两边的叶子折叠到中间,用双手捧起粽叶交叠成形。最后用席草捆绑起来,裹蒸粽就包裹完毕,每个大约一斤重。
包制好的半成品放置于大锅中,再加满清水,水要浸过裹蒸面。用猛火蒸煮,蒸煮过程中要定时加入大量的开水,切记严防锅里烧干水,大约蒸煮3~4个小时,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熟之凛也。
新鲜出锅的裹蒸,冬叶久经煲煮变为深绿色,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摊冻剥开粽叶,食之其味甘香,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据说颇具补中益气,以及止夜尿和增加热能作用。
还可以用铁镬煎到金黄色,其口感更加鲜脆糯滑。
采用糯米、绿豆和五花猪肉,是肇庆最传统裹蒸粽的配料,上面是肇庆裹蒸棕的大众版本,此外还可按各人喜爱添加馅料做出多个品种,如添加花生、冬菇、香笋、咸蛋、腊肉、腊肠、瑶柱和鲍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