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龟嘴红砂岩采石场

龟嘴山头采石塘,
赭红颜彩纪平章。
乾坤造物功程劲,
诺亚寻踪岁月长。
古建齎材涵地理,
人文事典接天罡。
钎锤隐去声何在,
清露一泓照夕光。
龟咀古埠数百米距离的“龟背”石塘岭,是从化古代的红砂岩采石场,其山岗石体为赭红颜色,是以前建筑用的主要石料。古人曾在这大规模采石,现在大面积红色岩石裸露在地表,从前采石留下的深塘,陡直石壁上的钎凿挖痕,呈现水波纹状清晰可见。石场何时开采,何时荒废,尚无资料可供查证。但从化许多古祠堂古建筑石材,特别是宋、元、明建筑的基座墙脚、柱础、栏杆、地面等多用红砂岩石材铺砌,如太平镇钱岗古村广裕祠的柱础石,中国传统村落太平镇钟楼村欧阳仁山公祠内的铺地等等,因此可以推测石场应在宋朝更早时候就已经开采。
至于红砂岩采石场延续到何时还开采,原九里埗的广州知青最有发言权。那是文革期间的1968年12月,由于从化五七干校要在九里埗果苗场开办,在场的六五届400多名广州知青,有200多人要插队到县内六个公社生产队,其中到神岗公社格塘大队(文革期间改名新东大队)有39人,到石联大队有27人。
从化龟嘴釆石历史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在格塘、石联务农的老九知青是采石亲历者。1970年根治流溪河工程,要把流溪河岸用石块砌上,沿岸需要大量石块,各公社纷纷派出釆石队,格塘大队的知青裘宁纪、蔡大彪、陆森鸿等,就曾随采石队先后在龟嘴工作过,石联的梁兆麟当年是采石队的测方员。裘宁纪回忆,当年在龟嘴用铁钎在红砂岩上开炮眼,抡锤的力度把手臂都练粗了,工作强度大伙食差,尝过真正的豉油捞饭。陆森鸿回忆说,采石队住在龟咀墟的商铺里,那時不知道死为何物,打扦放炮全靠自己,后来又到云台山打石,挖一个深井然后放大炮,放一炮就有好几百方了,那种辛苦是无人知晓的。从化老九们奋战在水利建设第一线,排除万难,勇毅前行。
现如今龟咀古码头和龟咀红砂岩石场遗址都已被确立为从化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