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2023-06-05 14:04:36)

202362日,九里埗知青在广州举行务农58周年聚会之后,李金培、李新生、梁泳妍等好几位北上从化,重访他们当年插队的水南村,受到村委的盛情接待。当年老九知青在水南大队的中和、祠堂、门口岭、金华、大塘边、三多里、南安等生产队插队。故地重游,发现当年的知青泥砖屋不见踪影。村民住进新楼房,村道社道硬底化,家家用上自来水,电视机、电饭煲、电冰箱、空调、电风扇等,电气化家居用品一应俱全,村街卫生环境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美观怡人。特别是村里文化室,老人相聚倾谈,打牌,看书报。 

     改革开放以来,水南村发生六大大变化,就是农村五通一平全面实现造福村民,水南村牌坊高大威猛,家家户户用上汽车、摩托车,用上手机微信支付。年轻人大多外出做工,成为各行各业能工巧匠。村境南部成为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村境西北部成为商住区,特别是公交车五号线、地铁十四号线从村前通过,村民们出行太方便了。村干部祥叔介绍说,现在农历二月十三的传统大王诞也恢复了,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好大阵仗,有声有色。当年老九插队正是文革期间,那些乡村传统民间习俗全部取消,所以知青们当年插队时都没能见过。现在有机会一定要回水南亲临其境,体验民间丰富多彩文化。知青们表示今天了却了一个心愿,忘不了过去的艰苦岁月,更加珍惜今后日子。

     从化县九里埗果苗场1965年起接收广州知青。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9年,先后到九里埗的知青有1203人。其中,1965年广州知青415人到从化九里步务农,第一批是62日抵达的荔湾区知青104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29岁。男58人、女55人。同年914日和28日,广州八所中学应届毕业生306人(男142人、女164人)。其中,华师附中82人,广州二中77人,执信女中60人,广雅中学23人,华师实验学校19人,广东华侨中学24人,黄埔港中学11人,三元里中学10人。另外还有县属知青5人。

     文革期间的196812月,从化县九里埗农场因为要办五七干校,当时农场有200多名知青分配到县内太平、神岗、灌村、棋杆、鳌头、龙潭等六个公社插队。分到太平公社的有42人,其中水南大队19人,此外还有飞鹅大队(当年的卫东大队)9人、秋枫大队14人。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从化老知青重返太平水南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