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2022-03-11 17:58:15)

吕田三村儒林第是广府杰出的古建筑,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儒林第位于吕田镇三村楼子社,为当地李氏族人于清道光年间兴建。其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前为第府,后有碉楼,正门两端建有角楼,西侧后面也有一个角楼,按理东侧后面原来是有角楼的,现在就只有三个角楼。角楼连同碉楼环围组成儒林第建筑群,总面积有一千五百平方米。角楼和碉楼建有镬耳山墙和花草博古雕饰,隔远可见,甚为显眼。

 “儒林第”正楷阳刻牌匾镶嵌于大门上方,大门正面墙壁和门框均用花岗岩条石砌建,门廊屋檐内外两列均有砖灰浮雕。角楼正面没有门,只有一个窗户,其上方各有两个长型枪眼。由于两角楼整体结构是前凸出一米,于是在角楼凸出位置又设有锁孔型枪眼,从东西两个方向守护着大门和巷门。大门与角楼之间东西两侧有巷门,内进各有两列泥砖民居,从东西两侧拱卫着儒林第。

儒林第为三进加天井结构,第一进20架檩条,前后石柱后墙体承重。一进两侧各有石框拱门,与两侧廊间有过廊,横穿至两侧偏间。一进之后有个门坊,但是上面的木匾没有刻字。门坊往前是一个天井,四周有红漆铁管脚手架作支撑,围护两侧墙壁和廊檐屋架。

再往里面是第二进,“飘香堂”金字牌匾镶嵌于厅堂柱枋屏风之上,屏风两侧门转角有雀替。第二进结构为21架,4根石柱与后墙承重,带前廊,出单挑,承5檩。由于屏风以下有木板全封闭,未能进入到第三进。

儒林第的碉楼构造令人叹为观止,其防御设施固若金汤,四周墙壁花岗岩条石足有三米高,以上是青砖构造。门口花岗岩石框两侧有枪眼射杀近门賊佬。门楣上的花岗岩凿有两孔,可自上而下喷水灭火。

碉楼大门进内有一口水井,可避免賊佬围困断水之险。大门对上二楼之处原来建有水槽,可储水一吨,贼人放火烧门强攻,守卫者可在碉楼内放水灭火。碉楼四层均有枪眼,可以自上而下射击四方来犯之敌。

三村村委干部英姐带导我们参观碉楼,首层到四层共有三道木楼梯,往上二、三、四层均用粗原木作樑,钉厚木板做楼面,每层有左中右三间房,三四层楼板大多已不复存在,只剩樑架仍在。碉楼屋顶是瓦片叠加瓦筒碌脊,两侧高耸镬耳山墙。我们走到儒林第后座,建有数间泥砖屋环护,其中一间的屋角地面,发现摆放有锁孔型枪口石等多个花岗岩石件,想来应是原有的东北角楼遗物。 

英姐介绍说,碉楼曾经受日寇炸弹轰击,东面墙上还保存数十处弹孔痕迹。现在从化存有的碉楼有太平当铺、石坑东儒、钟楼和三村等几处,带有镬耳山墙的只有三村碉楼。由于三村碉楼历经炮火洗礼岿然屹立,加上建筑材料上乘,建造技艺超群拔萃,其声誉确实不同凡响。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整体结构,坐北朝南,前为第府,后有碉楼,正门两端角楼和碉楼建有镬耳山墙。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大门阳刻牌匾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内进有个门坊,往前是一个天井,再往里面是飘香堂。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正面两侧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碉楼花岗岩石墙,门口固若金汤,两侧有枪眼射杀近门賊佬。门楣石两角凿有两孔,可自上而下喷水灭火。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大门进内设有一口井,可避免賊佬围困断水之险。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首层木楼梯,往上二、三、四层均用粗原木作樑,钉厚木板做楼面。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英姐介绍说,大门对上二楼之处原来建有水槽,可储水一吨,贼人放火烧门强攻,可放水灭火。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三四层楼板大多已不复存在,只剩樑架仍在。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碉楼建筑材料上乘,建造技艺超群拔萃,曾经受日寇炸弹轰击仍巍然屹立,东面墙上还残存数十处弹孔痕迹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侧巷是两列相对的泥砖民居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这里发现的锁孔型枪口石等多个花岗岩石件,应是原有的东北角楼遗物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儒林第后座西北角楼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碉楼后面有水塘掩护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从化吕田镇三村儒林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