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珠水贺新年

光辉的2022年即将到来,广府珠江,天字码头,登船揽胜,结伴畅游。南海神号游船于11时接客登船,参观游船博览馆,了解珠江航运史、广彩宝物和广府文化,接下来用餐至12时许,游船启航,沿途珠江广州核心河段秀丽景色,广州塔、海心沙、广州大桥、猎德大桥、星海音乐厅、海印桥、花城广场、琶醍等广州标志性景观建筑,美轮美奂,引人入胜,惬意开怀。
天字码头是广州著名地标,古称“广州第一码头”,位于沿江中路与北京路交界处,有渡轮渡过珠江来往对岸海珠区的纺织码头及中大码头,现在是广州旅游观光码头,珠江夜游的船只多在这里启航。
唐宋以来,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城市,特别是在宋时,常有数十个国家的船舶来这里贸易,交易特别繁盛,凡海舶初来,例有阅货之宴(即货物检查完毕,设宴招待),临行又有饯别之宴,为此特建此楼以作招待之用,外商来往均用此码头。且“海山晓霁”还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与天字码头相距很近。
天字码头承载这广州深厚历史。据乾隆《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天字码头建日近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启航赶路。当时,这码头只供官员使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称为天字码头,也是广州使用历史最久的码头。
1839年(道光十九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充军伊犁,而离开广州时,他也在此下船的。
辛亥革命前夕,清廷派凤山为驻粤将军,当其在天字码头上岸不久,就被革命党人的炸弹炸得横尸路旁,为清政权敲响丧钟。辛亥革命之父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多次途径天字码头,最后也曾在此坐船前往香港。由此可见。
天字码头非同一般,因此知名度很高。由天字码头至海山楼之间,沿途江中有五堆沙洲从明代至清代连成一片,学者陈恭尹在那里的牌坊上书了“太平烟浒”四字,就是今天的太平沙,成了江边一景,不少名人雅士在此建成一座座玲珑别致的别墅,还在这里结集东皋诗社。由此可见,天字码头一带当年的人文之盛。当年二伯父家住太平通津太平沙巷,我们还特地走访太平沙,四层楼房还在,与当地老街坊攀谈,重拾当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