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采访从化和睦小学千年荷木迳古村新活力

从化江埔和睦小学历史悠久,和睦村古名柯木迳,清光绪年间(1881年)建立乡校。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学校校长邝明奇、肖逢允响应维新派新政新学,对八股文古板教学模式进行整改。民国初年(1912年),更名为从化县第七高等学校,在当时的从化县颇有知名度,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学校所在地原为一六圩场,是凤凰硐颇具规模的集市,有赵老记茶楼和摊馆。后来让位建办学校,校园曾有一株一米多直径的樟文甲古树,还有一口清代铁钟,用作上课下课敲钟示意。直到六十年代学校大门还保留有三星鼎力的西式建筑浮雕。
在学校操场东面旗杆望去,群山逶迤簇拥双凤,山灵水秀,气象万千。现在,和睦小学学生有7百人,还有两个学前幼儿班,学生来自和睦、鹊塱、钓鲤、汉田、黄围以及禾仓的三个自然村。校长翟烈钧在去年七月到任第二天,与和睦小学家校会会长黎国宏前往,拜会96岁老校长黎汝忠了解校史。
和睦小学校园文化融汇深厚的乡土情怀,以“双凤朝阳、双龙吐珠”为文化传承,以此理念规划学校门廊和水池,设计和睦小学校徽和校服,教学楼外壁双龙吐珠装饰是为“龙珠楼”。和睦小学办学理念:“和睦”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基本思想,小和睦,铸就“大和谐”。
办学目标: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社会认同新样态和睦学校。育人目标:培养致力于建构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小公民。学风:合作互助,理性思辨。办学口号:校和万事兴。校风:团结友好,与邻为乐。教风:和蔼可亲,润物无声。校训:和睦共进,包容超越。
和睦小学一年来大变样展新容。2020年9月,从化江埔街和睦小学新学年开学典礼,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邀请学生所在六个行政村村主任到会,村干部在发言中赞扬学校一年来有质的变化。学生们朝气蓬勃展现精气神,在校园里见到外来访客主动行礼。在中午开饭时分班排队,依次取饭就餐。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千年古村荷木迳
和睦村位于从化江埔街南部,地处小海河左岸,东邻鹊塱、钓鲤、黄围,西接和仓、大江埔,北连山下、高峰,南面隔山为罗峒,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是一座千年历史古村落。黎氏先祖来自中原,宋朝初年(开宝三年即970年)随军征伐南汉国,其后人在岭南流溪河流域荷木迳落户建村,所以和睦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荷木迳是当地古称(又称柯木迳),古代这里生长茂盛的野生荷树林,荷木迳因此得名。历经宋元明清年代,荷木迳地名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借用荷木谐音,该村地名变更为和睦村,但现在的街口至凤凰的公交车线路,途中仍保留有柯木迳站名。
和睦村颇具地理优势,东衔双凤,西接流溪,其间小海河、凤凰溪加山坡地,沿从樟公路走向全村地段有近两公里。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从增高速、广从公路与从樟公路组成快捷的交通联网,在村域连片广阔的地块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确是山围水绕风水宝地,和睦小学校园文化融汇深厚的乡土情怀,以“双凤朝阳、双龙吐珠”为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伟业添上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