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乘坐地铁上班,
在1号线快到建国门站时,突然一个外地农民工模样的男子咳嗽一声, 并向地铁列车上吐痰, 周围的人都极力躲闪,
但因为上班早高峰,这种躲闪当然也没什么效果可言。其实,不单单是外地农民工,就是我们有些市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乱丢垃圾和吐痰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容市貌,更何况我们是首都呢?!国家正在倡导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而这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势必影响市民形象、首都形象、国人想象及国家形象。
我记得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底初时,北京的大街小巷还有些大爷大妈专门整治随地乱丢垃圾和吐痰的不文明现象,并且还开个罚单罚款,也是首都的文明行为的标志,还曾经在很多影视剧中出现。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取消了这种执法活动,难道真的是认为老百姓的素质提高了?不用再强制管理了?我们应该向东南亚的小国“新加坡”学习,为什么人家一直还采取这种有效的治理方法?人家的市容市貌又是什么样的?
罚款不是目的,也不一定非要罚很多钱,最重要的是过程和结果。凡是有羞耻之心的人,如果在公共场合被执法人员叫住罚款,即使是罚5元钱,我想他应该也不会有下次了......
现在正是全球爆发“甲流”的高危时期,真的希望政府也能在这些细节上采取必要措施,来有效控制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的城管部门是不是也应该把工作重点的一部分,转移到这些看起来小事,但危害却很大的事情上来呢?
再次,真诚恳求政府的“重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