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浮尒
浮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40
  • 关注人气: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童的非凡诞生与夭折的群体作用(138+5)

(2020-07-17 01:04:23)

神童的非凡诞生与夭折的群体作用

6岁的小学生,获得了科技大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然这个关注最先是极少数网友发出的不幸引起了群体效应于是各路神童不断被挖,这几天全是神童的消息,伟大的时代就是神童辈出的时代,令老夫我不由得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人体特异功能少年群体,第一个是耳朵认字的唐雨。

武汉出了茶多酚神童,浙江出了日均作诗2000首的美少女(据说中国创作诗词最多的是乾隆皇帝,总数才区区1万首,仅仅是美少女的五天的成绩)。

仔细分析这个事件。在这个造神毁神童事件中,存在四个群体人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孩子身上的悲喜剧就是拜他们所赐。

 

一、甲方  奖项的组织方或者是主办方

甲方,应该是事件的始作俑者。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从主办方来看,够牛,够气派,权威性可是杆杠的。

出发点肯定是非常良好的愿望,官网的章程是这样的“第二条  创新大赛的宗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甲方为什么组织这个事儿?第一,是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技术的热情。这里面有一系列正面的含义,嗯,但是这里面,有没有政绩观附体的问题?有没有浮躁的问题?政策的设计者以及他人是否可以从中获利的问题?不做详细评价,当然,要从这些负面角度考虑,我们在设计这个政策时,必须要进行一些制度约束,例如这个小孩,他的这个项目明显与他的个人背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不相信你,不相适应。完美的设计应该是需要对这种。进行考核考试考评,能够通过项目才能依附。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没有人考虑过,可以直接从学校城市走到省级乃至国家科协系统。这是有关方面不作为、不想作为、不愿作为还是害怕打破利益链条,不愿泄露暗箱中的天机?这个申通项目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国家科协层级,不是网络的质疑,也就顺顺当当了。而出现了之一以后,主办方也仅仅是宣布取消了获奖资格,主办方对于这样的乱象没有责任?

 

二、乙方获奖者及其背后的人

其实每一个获奖的小朋友,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持体系,来自亲友或来自老师。乙方是这个制度的获益者,而这种获益可以得到足以改变人生的机会。因此出现了投机者,而这种投机,是因为事件翻盘以后成本很低。可以说投机者,并非要小孩自己,而是小孩背后的人。而事发以后,这个群体则千夫所指,倒也不冤枉他们,只是,孩子变成了可怜的人儿。小学六年级做出的科技创新,连我这个资深医生都感叹黄毛可畏!!!

 

三、丙方,评委

这个群体,最值得分析理论上评委应该是公平的专业性的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章程是这样描述的第十二条  创新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科研和教育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评审办法,对评审日程和评审标准等做出规定,并按照竞赛规则和评审办法独立完成评审工作。

他们应该能够直接看出来项目与项目持有人之间是否匹配?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提出疑问。从最积极的层面,他们做好人,或者或者受制于甲方。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他们在其中某些人是否进入了利益途径?看起来他们是背锅,但是这个锅他们来因为科学的严谨与公平是被他们打破的。就像法院的判决不公平,法官要承担责任。

大赛主办方,难道没有对评委的制约措施?

 

四、丁方,社会的好事之徒

也许是吃瓜的群众,也许是社会广大群体“好事之徒”感谢这些好事之徒,他们维持了社会的基本的公平正义,也为那些年幼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社会矫正。

 

 

我们仔细分析这个事件,我们可以说主办方,也就是甲方,出发点应该肯定,但是公共管理掌控能力,的确是不敢恭维。我们在设计中,如果孩子的获奖项目,与他的个人经历。不相适应,应该进行相关知识测评。并事先提示,测评结果计入推荐者或者是指导者个人诚信。这个实现这个操作实际上很简单。

乙方这个孩子的父母不可否认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专业科技人员。但是他们的心思,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害的。从整体来看,我觉得这是一对白痴天才夫妻。就是从他父亲的道歉信来看。他还没有搞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不可否认,孩子可能会操作这个仪器设备,但是孩子没有办法设计这个研究方案,也没办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更不可能写错洋洋洒洒的科研论文与研究成果报告。就像一个司机,你能开车,你能照成能设计制造汽车吗?丙方尽管似乎不相关,但是你评委的身份,决定了你必须要有担当,你怎么能如此放纵这样一种造假是你的智商不行,还是你的情商太高个人觉得评委,应该事先签订诚信协议。或者评审以前。评委要开一个共识会。评委要对事后的负面结果负责,就像法官对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一样。

最后谈一谈,这个事件,真正的受害者孩子。孩子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潜能的开发与训练,应该结合孩子自己的特点和天性,个人觉得,青少年科技大赛,应该包括科学与技术两层面。科学层面的东西,是探索探讨,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好奇的结果。而对孩子来说技术层面的成果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

这个事件事件不要轻易落下帷幕,主办方更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科学设计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氛围。还要对未来有关的学术诚信等等,做好制度约束,才能把好心办成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