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清明之三---家国情怀(87+3)

这个清明,不由得自己如何,当儿子带着准儿媳回来,不由得想起了睡在故乡山上的祖父祖母。应该带着他们去一趟老家,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这是民族的基因中必须表达的人生内容。
衡阳的儿媳,应该吃一碗衡阳鱼粉,清早,带着他们俩做了这个功课。原本打算在午餐以后,带着他们回老家,然后去机场,比较顺路。但是因为下午或者晚上可能有器官捐献与移植手术,行程必须调整。
错峰,还是很好的,路上不是特别拥挤。到了冠市,几乎没有清明的气息,因为我们的这个老家,有着非常个性的缅怀祭奠时间。我们祭扫是农历十月,也就是所谓的“寒衣节”。农历十月一个月是祭扫的时间。
回到了家,最先去了祠堂,祠堂是根所在的保证。祠堂的大门紧闭。两个孩子在大门的门缝中寻找里面的内涵,好一个寻根记。
然后,去了祖父祖母的坟墓上,祖父过世已经24年了,他老人家过世那一天是我妹妹的三十岁那一天,妹妹接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祖母去世16年了,她给自己安排的下葬的日期正好是88周岁那一天。这都是有故事的老人。儿子见到过老爷爷老奶奶。他带着她给老人鞠躬。
在冠市的小李子吃了午餐,回到了家里。晚餐,早吃,送着儿子到机场。儿子站在机场的门边,向我挥手作别,他将在上海开枝散叶,端本堂的堂口要开到上海了。
这一切,很是贴合清明的内容。
晚上,清明的三天的的第二位器官捐献,我们获取分配到了两个肾脏。很是高兴的是,我们开展了DSA配型,一个高PRA的女孩终于获得了一个可以移植的肾脏,手术很成功。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三例高PRA受者的DSA检测后的成功手术。
这个清明,既有家的情怀,也有社会情怀,真好,正好......
前一篇:2018清明之二(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