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224+24)

中元节,我们接受到了今年的第三十二例器官捐献志愿者,在中元节后的凌晨,完成了器官获取。我们在国家器官分配系统获得了两个肾脏。在这两个肾脏分配给了两位让人感叹的受着。
第一位受者,李女士,这是一位非常坚强的女性。也是一个不幸的女性,一个家族性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肾炎(即Alport综合征,AS) 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的遗传性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是由于编码肾小球基底膜的主要胶原成分-IV胶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疾病。这个家庭除了李女士以外,已经有了几位病患。
最让李女士揪心的是,她与儿子同时患上尿毒症,儿子是个学霸,早早地因此而罹患尿毒症,家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她做小生意,自己包粽子等等各种事情,维持家庭的生活与治疗费用。但是儿子疾病是夫妻的最难于面对的,为了给儿子筹集移植费用,头脑活络的李女士根据一则新闻“清明上河图”十指绣绣品可以值许多钱,于是,她开始了她的绣娘生活。她要绣一幅全景的清明上河图。
遗传性肾炎,又叫眼耳肾综合征,尿毒症也好,眼耳肾综合征也好,患者的眼睛是一个受累器官。要做绣娘,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度,她坚持了。
这一幅绣品,用了三年,去年十月成了。母亲通过媒体发声,希望拍卖该图。报纸、电视的作用,真的不小。在雁城衡阳,在热心的媒体尝一下,市民解囊相助,捐赠款达到了十五万元。但是,谁也没有把这幅“清明上河图”买走,继续留在他们的手中,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高价,这只是商家鼓吹的价格。
但是,谁也不否认,这一幅绣品,是一种很厚实的母爱,很沉重的母爱,很伟大的母爱,而母爱是无价的。
去年八月,儿子的肾脏移植手术圆满成功,给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家庭带来了活力与希望。肾功能的恢复,孩子回到了大学继续他的学业。而李女士也开始了充满生活的激情,她在我们的移植群中还是非常活跃的,靠着自己的双手,与老实巴交的丈夫艰难而又愉快的支持者他们并不宽裕的家庭。
她有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争取一个移植的机会。
机会来了,她在昨日农历七月十六日获得了机会,手术以后,肾脏来尿很好,儿子高兴的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
看到这个家庭的阈值很低的幸福与快乐,我们都为他们的朴实喝彩,更为他们的执着的生活热情与精神而感动。
第二位受者是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已经有了十岁,但是身高体重比起同龄的孩子要相差很远。这个孩子的父母身上有着一种让人唏嘘不已的亲情。
出生时,先天性无肛,手术治疗;
后来又患阑尾炎,手术;
先天性听力障碍,康复训练;
由于先天原因,肾功能不全,透析,等待移植。
这一切,这个孩子的父母默默的忍受着,更加是努力的为孩子争取生的机会与希望,他们生活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在多次选择以后,终于得到了这个肾脏。我们为了最大的肾脏功能,将一根只有不到三毫米直径的血管都吻合起来。
孩子进了手术室,躺在手术创伤,眼中充满着一丝淡定的恐惧,大大的眼睛,让人看起来有些想哭,可怜的孩纸。护士姐姐给他打针,留置血管通路,他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告诉护士姐姐不同,不敢相信,这样的语言出自一个几乎失聪的孩子的嘴中。
循环开放了,尿液汨汨而来,清澈透亮,面对这一切,我们诚心祈祷,剩下的恢复,愿捐献者的在天之灵好好保佑。
每一个移植受者,都有他们的故事,每一个器官捐献,都有他们的凄凉的动人。做移植医生,每天都在涤荡自己的内心,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激情,多一份温情。
也许是冥冥的应验,跟着这个捐献,我们又开始了第三十三器官捐献,我们又得到了一个肾脏,手术又得到了成功......
第三十四位捐献者的捐献志愿书已经签署,我们继续等待......
我们也感到很累,连续三天的器官捐献,背后,我们李建军主任带领的移植团队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我们的器官捐献协调员,他们的工作是非常伟大而又艰巨;我们的器官维护人员,他们默默的守着捐献者的身边,细心的观察者捐献者的每一丝细微的变化;我们的鉴定者严格恪守生命至上的底线;我们的OPO成员,时刻准备着器官获取;我们的移植手术组成员,时刻待命。每一例捐献与移植,都是我们的移植团队的啼血之作。
好好地工作,好好的生活,满足身体的健康,满足面临的所有的的平常,比其他都好......
正如我在为我们南华附二移植受者群的微信公众号写的发刊词一样:让我们有滋有味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