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浮尒
浮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40
  • 关注人气:3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同桌胡卫民(274+46+3)

(2016-11-17 23:42:19)

我的同桌卫民医生

胡卫民病倒了,住在北京医院,十天前,这个消息在衡阳医学院八零级微信群中流传开啦,大家很震惊,不愿意相信这种是真的。因为作为资深医生,深知身处三甲医院的胡卫民到北京医院就诊,那可不是一般的情况了。

胡卫民,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同属于衡阳医学院八零级这个大家庭。在中国社会最具有激情的年代---1980年代,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五年。

胡卫民与我是一个大班的,我们在前一起上了三年的大课,几乎所有的大课,我么都是同桌,因为我们有共同点,首先,喜欢坐第一排听课,喜欢做课堂笔记,同样喜欢晨跑,最早到教室占座位。

那时候,为民是一个略带腼腆的大男孩,还带有一点点忧郁的样子具有一丝哲学范。我们在一起还有聊天的话题,相处的很平淡,但是也很友好。不是那种可以勾肩搭背走螃蟹路的朋友,而是那种埋在心底的互相认可,淡淡的,悠悠的,可以很久不见,但是只要想起,可以放下一切,去握一下手的那种朋友。

大学毕业了,在当时的大中专院校分配制度下,他回到了他的家乡,我在衡阳医学院附一工作,后来我去上学等等,因为不是同行,彼此联系不多,但是都记得,有时会有一个电话,足以。

进入了千禧年,我们都有了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也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我们突然发现,为民的工作过程非常的艰难,因为他选择了一条在当时与大家都不太一样的职业道路-----慢病的管理与干预,从大健康的角度来关注群体的健康,这一条路走的坎坷、辛苦,自己所受的委屈与苦难自有他自己才有切身的体会,当然,经过了十年,可以发现,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本质之所在。他的高血压健康普及教育、健康管理走在了全省的先烈,并且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获得了不少的货真价实的荣誉,更为有口碑式的赞誉“为民医生”。

在这里,我想起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自觉”,我们作为同时代的人,为什么胡卫民能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选找到医学人文本质,这就是文化自觉。

最近几年,我们的接触相对又多了起来,也算是我对为民兄的内心自省的敬佩吧。转折点是在2013年,那一年十月,他邀请我在他们医院承办的一个健康管理学术会议,搞一个专题讲座,而我这些年也开始关注医学社会现象,做了一个“大师辈出的思考与医生的文化自觉”的讲座。并且参观了他的领地-----娄底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他的工作不由得发自内心佩服点赞。

我们这一代人,也许有个共同的特点,而在胡卫民身上表现就特别突出,一旦认定,绝对是全心身的投入,为民兄为了他的健康管理与高血压事业,夙夜在公,搞微信公众号,搞这个群那个群,到处搞讲座,社区乡村都是他的足迹,忙的不亦乐乎,从而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沉醉在工作中,陶醉在事业里。

终于,在一个多月前,他发现了自己体力不支,感觉自己有了一些不对头,这才想起来,自己必须给自己做一个体检,结果让一个原本充满自信的男人轰然一震“肝硬化、大量腹水”。

是天妒英才,还是命运多舛,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竟然得了这样的严重的疾病。胡为民的疾病得到了同为八零级同学的曾益新院士的关注,转到了北京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治疗。

诊断已经明确:“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脾亢、腹水”,这是肝脏功能已经几乎丧失的代名词。

在为民进入北京医院以后,我们的八零微信群披露这个消息,打击很震惊,很是关心。

我只是给了他一条私信“卫民同学,一定要仔细检查。老罗祝你早日康复”,一如以往的风格,我想,最小的可能打搅他,以免影响他的心态。

我的同桌胡卫民(274+46+3)

但是我作为长期从事移植工作的医生,从同学们的信息中,已经感觉到了,只有肝脏移植,才是可能的最好的方法。因为肝脏功能已经没有了恢复的可能。

今日,到北京开会,我早就做好了计划,到北京医院去看一看我的淡然如水的老朋友。

拨通了电话,那边的声音低沉无力“老罗,你好”。

“我到了北京,想来看看你,告诉我你的病房”

他发了一个微信位置给我,这就是健康教育管理的工具的习惯使用。

我轻轻的敲了门,推开了门,还没有见到我的本尊,屋里传来了他的声音“老罗,你好”。

我们的聊天,围绕着工作、治疗进行着。为民回顾了他的工作经历,我开始静静的听着,但是最后还是采用了插话的方式,因为担心他说话太多,劳累。

关于治疗,我向他直接言明了肝移植的好处与其他治疗的比较。如果肝脏移植后的的生存时间大于不移植保守治疗,选择移植就是有价值的。他的夫人接受我的观点,他也......有些认可了我的学术性的建议。

聊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为民招呼他的夫人把床摇高一点,与我一起照一张相,他说,来了很多的同学看他,他都留了合影,要记住同学们的友谊,

我的同桌胡卫民(274+46+3)

我的同桌胡卫民(274+46+3)

这个人,永远在考虑的是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