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魏则西病殁的思考

(2016-05-03 00:52:30)


魏则西死了,死的惊天动地,他的死可能唤醒中国吗?

不知魏则西的死能否带来一种新的局面,抹去中国医改图中的那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面对魏则西的死,我思考了许久,还是决定敲敲按键盘。

从几个方面来讲吧。

第一,魏则西能否治好,该不该治。其实,我们可以说到,魏则西的死与百度与莆田系的医疗活动没有必然关系,大家没有必要过分去探讨魏则西是被谁治死的。魏则西的死可悲之处,在哪呢?可悲之处,在于魏则西及其家人不相信正规医院的结论,希望发生奇迹,结果是人财两空。到了后来,魏则西自己明白了,但是已经晚了。只是想说,魏则西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选择了在互联网上寻找自己绝望之中的梦想。但是,无论是魏则西自己,还是他的家人,要面对现实,求生可以理解,勉强则是无奈,由于百度甚至央视的蛊惑,也不知不觉相信了这些宣传。再纷杂的社会里,在喧嚣的社会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一双慧眼,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识别能力与文化自觉。魏氏一家实际上都是具有很高的素质,他们很单纯,目的也很明确,并且再三宣布不是要找麻烦,只是希望整个社会来一次清醒运动。魏家人财两空,其一是希望医生治疗治不好的病。可恨的是在诸多正规医院都明确了治疗无望的情况下,还有山寨李鬼斗胆来治。记得当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也就是被家属要求治疗治不好的病,才出现了天价医疗费用事件。

这里应该总结一句,在魏则西的死亡实践中,公立正规医院的良知并未丧失,值得信赖。

其二:百度怎么了?不可否认,曾经的百度,是共和国IT类公司的骄傲,也是国内最好的搜索引擎。但是这几年绯闻缠身,负面影响不断,去年年底的竞价排名事件,到现在的魏则西事件,我想李彦宏也被搞得头脑大了,互联网是聚财之地,是烧钱之地,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性质,一个互联网公共组织的社会责任是必须承担的。

如果在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任何单位都必须考虑道德问题,公共企业尤其如此,我们在这个事件中,难道不应该思考,在万能的互联网中,百度的危机公关能力当属翘楚,但是百度应该想一想,这些年来,你们是否做了孽?2014年曾经高调宣布不与万恶的莆田系合作,实际上是利益的博弈,曾经引得了人们的尊重,其实也是高学历的流氓打败了低学历的流氓,把当年在火车站、厕所里面张贴的小广告、牛皮癣搬到了互联网上。

互联网思维与医疗活动如何才能达到一种默契,并且有利于医患双方呢?在整个社会强调互联网思维的情况下,医疗活动变得了尤其滑稽,患者没看病,情愿信百度,不愿信医生。我们在诊疗活动中,经常遇到患者用百度的结果指导医生进行诊疗,如有不从,其后果是很惨的。

第三,关于莆田系,说句实在话,我们是与莆田系共同成长的医生,大学毕业,莆田系开始贴小广告,主角是老军医专治性病,在一个小旅馆租一间房子,就开始了诊疗活动。到了后来,开始治疗肝病,男科、妇产科等没有风险的专业。从租借旅馆到了十余年前,开始承包医院的科室,作为医院的院长,在十年前,我都有过被胁迫接受莆田人承包科室的经历,当然,我没有就范。

感到惊讶的是,莆田系的医疗集团,尽管原罪累累,新罪不断,却能一路顺风顺水,这与他们内部的高度的团结与协调有关,更多的是他们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他们可以成立中国健康产业联盟,还有国家原高官出任顾问一类的角色。这么多年来,媒体也好、民间也好,对于莆田系的揭露与打击不断,但是他们就是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打不死的莆田系,给国人留下了不解的谜团。堪称是一种视而不见的松,甚至有放纵的感觉。

其四,在国家医改的方案中,屡屡提到社会办医,社会办医可以分成连个类型,一个是非盈利一个是盈利。据我有限的阅历,在一些发达国家,非盈利的非公立医院,绝大多数是将民间资本通过捐赠形式,变成基金类资产,由基金进入医院投资,并且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盈利与否的监管,才能脱离资本的逐利本质。而我们国家对于营利与非营利医院的分类是存在的,但是路径与监管不健全。民营资本在资本所有人的掌控下进入了医疗领域,资本的本质没有改变,岂不是资本的逐利性继续保持,如果监管不到位,患者利益受到侵犯是不可避免的。

其五,健康产业的提法值得探讨,当前在我国,把健康当成产业来办,我不敢判断错对,但是一边强调医疗的公益性与产业的逐利性本身就是矛盾的,这里面的问题需要理论界进行探讨与划分。2014年,我国总的医疗费用约是35000亿元,病患支付大概是12000亿元,整个社会抱怨看病难看病贵。而现在大力宣传健康产业将有八万亿的市场,岂不是看病都还没有解决,还要拿这些钱去洗脚买保健品(足浴桑拿已经成功跻身健康产业),这里面的问题给人无法搂清脉络。在八万亿的市场潜能下,各路资本纷纷要投资医疗行业,不可能是学雷锋来了吧?

第六,公立医院的道德绑架与双重标准之苦,在我国,公立医院承担了大量的医疗工作,医护人员做得很辛苦、很累、待遇低,常有过劳死,还有医疗纠纷的风险。只要有一点问题甚至不是错,只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政府到社会,没有任何宽容,而莆田系问题多多,每每可以化险为夷,甚至在支持民营医院的口号下,不受责难。这样的双重标准,医务人员确实难于接受。而工作再忙,却总是被道德绑架,被领导们的政绩要求强奸。365天门诊、夜门诊的提法不断出现,医务人员变成了“牛马”。这种绑架与双重道德标准使得医务人员心身俱疲。

第七,公立医院是否存在垄断,回答是不可置否。我们知道,在目前的国情,公立大医院是有些越做越大,呈现了垄断趋势,但是,这种大,是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默认下做大的,甚至是帮助下做大的,资源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在国家的合理配置资源的口号的管控下,落户的只是与卫生主管部门有着血脉的医院。但是,公立医院不没有形成真正的垄断,因为任何公立医院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市场化的医疗活动中,有些做大了,有些做小了,甚至做死了,因为政府没有管那些不争气的医院,口号是扶强不扶弱,如果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有了竞争,当然是好事,但是公立医院之间为什么不分别扶持,均衡资源。

总之,魏则西的死,可以设想出很多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魏则西的事件,给我们国家的医改方向上带来新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乳神刘国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