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仅仅是痛斥”号贩子”吗?
(2016-01-28 23:55:59)女孩仅仅是痛斥”号贩子”吗?
广安门医院门诊女孩痛斥“号贩子”,引起了全国的又一片唏嘘声。从北医三院到广安门医院,一个月以内,在首善之都,在国家卫计委的眼皮下面,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的内部的阵阵痛楚的不断出现,医院的运营,老百姓的医疗,存在的种种弊病,历历在目。
我不觉得想到这样一个话题,女孩仅仅是痛斥的号贩子吗?我们该如何反省与思考事件。
第一:从医院来看,广安门医院在第一时间发出了他们针对改事件的说明。第一说明此次事件,没有该院保安保安参与倒号行为,当然还有补充说明,以公安调查结果为准。从该事件来看,广安门医院的处置应该没有特别的值得批判的,不过这里面似乎有一点咀嚼的地方,此次事件没有该院保安参与,潜台词是否,该院不敢否认或者是该院曾经有保安参与过倒号行为。保安倒号,说明了号源是一个稀缺资源。当然,为何是稀缺资源,是否真正的稀缺资源,值得进一步推敲。从广安门医院本身的规模来讲,在我国目前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医院,无论你竭尽全力方便患者,医务人员本身的体能与数量也无法面对汹涌澎湃的泱泱十数亿的老百姓。
第二,卫计委态度鲜明,对号贩子零容忍,说句实在话,这样的台词也说了许多次了,很是耳熟。不就是对医闹的零容忍的一个替换练习吗?你的零容忍有何用?卫计委应该在这个事件中看到中国百姓就医看病的秩序的混乱与无奈,说句实在话,许多的乱象也是来源于卫生部门的管理条理的滞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老百姓为何千里迢迢奔北京看病,是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想一想,如果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还会有那么多的老百姓奔向北京看病吗?现在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城市越大越会得到优先,到了地级市,基本上没戏。而在我国,如果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地级市是最为重要的,也是老百姓最方便就诊的地方。卫计委应该如何在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以后部署,加强地级市的三级医院建设是一个重要议题,必须考虑。
2:如何引导老百姓合理就医,老百姓有时真的很无奈,医疗资源本身配置有些不合理,还容易被忽悠,甚至错误诱导。作为一个资深医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实际上,老百姓的80%以上的疾病都可以在地级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得到解决,但是,目前没完没了的评比、排名等把老百姓搞得晕头转向。信息上面对于老百姓来讲严重的不对称,而作为卫计委,只是在原则上进行了进行了泛泛的宣传,对于各种排名甚至一些没有必要的吊胃口宣传,没有采取适当的控制。现在的医疗宣传,太多的噱头,把老百姓忽悠的到处乱跑。许多还是实验室阶段的技术不过分夸大。
3:分级诊疗必须落到实处,分级诊疗对于老百姓就已应该是一个好的政策导向,但是必须将分级诊疗与资源配置同步进行,更需要将疾病诊疗的真正知识宣教到位。分级诊疗可以减轻老百姓看病的经济负担,减少奔波,合理使用医保农合基金。对于没有按照分级诊疗转诊者,则应该进入全自费,通过行政手段,诱导百姓进入理性就诊渠道。
4:医疗技术主义的宣传过犹不及,医疗技术尤其是设备消耗性材料是技术的支撑。但是性价比不一定能够惠及患者。但是,目前由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优势,大张旗鼓的宣传,吊起了老百姓的胃口,所以全民跑北京。而短缺的医保基金,老百姓拮据的钱包稀里糊涂的为这些高精尖技术买了单,高额的消耗材料买了单,而这一切,关键是国家在医疗技术的引进在价格费用上缺少有效控制措施与手段。
5:大城市医学的专家在许多的先进技术的装备下光芒万丈,小城市的医生难于出头。造成了老百姓仰慕专家,也似过江之鲫,涌向大城市。
6:大城市医疗专家的价值,黑市价与公布价的悬殊,医生的价值难于得到体现。300元的挂号费炒到了4500元,这是社么概念。而医生也没有从中得到实惠。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与解决?专家价值的严重低估还可以在前不久的医生走穴事件得到体现,卫计委对于医生异地会诊——“走穴”的规定必须及时修改,长途奔波,只能是区区几百元,还不如一个号贩子倒一个号。
第三,公安打击号贩等行动可也堪称危机公关的典范,这几天,北京公安打击号贩子的行动屡屡报道,也有成效,但是能够真正让号贩绝迹,真的不是那么乐观。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女孩痛斥号贩子,为什么会有号贩子,与上述情况密切相关。卫计委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有关资源配置、有关分级诊疗、有关基层医院与地级市三级甲等医院的能力建设等等无一不是与之相关。所以,尽管从医院到卫计委到公安,危机公关不可不谓得体,但是真正能够通过这样的行为消失吗?女孩痛斥的应该不仅仅是号贩,而是这样一种医疗的混沌局面。
但愿女孩的痛斥,能够让中国的百姓能够走上理性看病之路,能够让中国的医疗体系能够真正贴近老百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