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儿科医生缺口到底有多大?你敢生二孩吗?
(2016-01-23 07:07:09)
标签:
转载 |
而在前不久,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儿科急诊挂出紧急通知“暂停服务”,除了危重症外不能挂号看病。原来,医院急诊儿科的一名儿科医生提出了辞职,让这个原本就只有五位医生的急诊儿科排班无法进行下去。院方说,一方面现在儿科医生招聘很难,另一方面不断有医生辞职,最终导致人力不足无法排班运转。
因人力不足而导致服务暂停的窘境在其它城市也同样发生着。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最近发出公告称儿科医生人员不足,无法维持夜间急诊。南京一家医院因仅有的医生生病了,儿科也无奈暂停。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2016年可能迎来生育小高峰,儿科发展跟不上,怎么办?《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年—2015年),通过这5年的数据梳理一一为您呈现现今我国儿科医生的基本情况,为什么儿科急诊会因为人力不足而“暂停服务”,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何在。
全国儿童医院仅80家
从2010年到2014年,5年期间全国儿童医院一共增加了27家,其中城市地区增加了20家,乡村只增加了7家。
儿童医院一般只在城市里有,即便如此,城市的儿童医院也非常少,《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城市的儿童医院只有80家,与2013年的数量一致。
儿童病床使用率超100%
床位的利用率同样反映着人们实际的需求与现实的距离。
下面,我们来看以下两组数据。
现行标准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应保持在什么标准,很难取得一致意见。
负责医院发展的希尔——伯顿计划长期使用85%的床位使用率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医院床位。美国国家卫生计划指导方针规定综合医院最低平均床位使用率为80%,产科为75%,儿科根据规模大小自65—75%不等。
我国国内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一般在85%以上,三级医院一般都达到90%以上。民营医院一般在80%以下,较差的仅在50%左右。《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发现儿童医院病床使用率都超过100%,表现为明显的病床不足,病床超负荷工作。
儿科医生缺口20万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发现,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8万,儿童看病难的形势可以想象。
从全国情况看,《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包括助理医师在内,我国共有执业医师241.3万,其中仅有4.8%是儿科医师,约11.5万。而在2012年,儿科医师的占比降到了3.9%,儿科医生人数减少约1.9万人,只有9.6万人左右。
此外,从2011年至2014年,全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一直保持不变,仅为3.9%。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4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89.2万,其中儿科医师人数约为11.2万。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余人,平均下来每千名儿童只有0.5名医师,美国是1.46,参照此比例,所以我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20.8万。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儿科医生如果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未来孩子们看病会更难。同时,儿科医生的分布也不均匀,80%的儿科医生都在城市。
更为严重的是儿科医生的流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曾发布称,近年来平均每年每家医院都有2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
儿科门诊一年2.5亿人次
与儿科医师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旺盛需求。《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儿科门诊人次已超2亿,达到25307人次。
稀少的儿科医师面对庞大的门诊人次,这显然是捉襟见肘。
(以上图表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2015)
儿科为何不受“待见”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了解到,1999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正式取消了儿科学专业。一些资历较深的儿科大夫说,在教育部正式取消之前,儿科就已经是“供需严重不对等”,“没人读,专业开着也是浪费。”也就是说,儿科从16年前开始,就已经不受年轻人“待见”了。
“压力大、风险高、收入低。”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门诊部主任赵成松用9个字总结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孩子稍有头疼脑热,家长就往医院送,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一旦有点闪失或怠慢,家长就会表示不满,然后指责、辱骂甚至动手,这都是常事。此外,儿科医生的技术含量并不低,没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是不可能当好儿科医生的。小儿科患者基本不能完整表述病情,儿科因此被称为“哑科”,所以给孩子看病的风险并不小。同时,有研究表明,儿童用药量一般仅为成人的1/4。用药少、检查少、手术少,在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机制下,儿科医生的收入自然比同行少很多。由于收入低、风险高、压力大,所以圈里也流行一句话,叫“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小儿科”。
儿科医生越是紧缺,工作压力就越大,在待遇得不到改善的前提下,只会有更少的人从事儿科医生行业,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此下来,将来,谁给我们的孩子看病?
为了破解儿科医生紧缺的困局,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开设大学本科儿科专业,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也要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的招生规模,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方面,对儿科医师、护士等给予倾斜,要改善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待遇,增加这些岗位的吸引力。
效果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着。
------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体中心
撰稿/策划/制图:罗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