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皮质激素情结(58-16)

(2015-03-31 22:55:37)
标签:

健康

今天在医学界网站读到了一篇文章“糖皮质激素的前世今生”。感到好亲切。说实在话,我也有个糖皮质激素情结。

在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学了药理学加上在实习的时候的渲染,我们对于糖皮质激素有了一种恐惧感。相对于当时的基层医生敢于滥用激素,简直是担心他们在犯罪。对于糖皮质激素,那时候是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1989年,我到了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读研究生,方向是在肾脏移植临床领域。入学不久,导师把我叫到了他的家中,给我安排了研究的方向,探讨一下糖皮质激素在移植领域的一些临床问题。
我开始进入了糖皮质激素领域,并且还关注到了糖皮质激素素体。我发现了,糖皮质激素没有教科书上些那样可怕。因为每一个肾脏移植的受着必须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感觉他似乎还是蛮可爱的。关键是如何驾驭它。
在这里我研究了内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在移植受者体内的关联,完成了自己的博士研究论文,并且顺利通过了答辩。
糖皮质激素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翻了个。我甚至有些感叹当年的基层医生如何有这些先知先觉,无知无畏。
时间流逝,二十多年了,一直在肾脏移植领域内工作。糖皮质激素一直在身边。这真是一个精灵。
转载这篇文章,学习辩证认识事物,尤其是临床工作的辩证思维很重要。

今日在南岳上班,手术一台----肾切除。



糖皮质激素的前世今生

2015-3-31 13:28| 发布者: icooler| 原作者: 陈罡|来自: “协和八”微信号

看似寂寞的细胞里,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变得有条不紊和生趣盎然。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把身体从慵懒的睡梦中唤醒时,肾脏上方两处月牙形的肾上腺,经过一夜的蛰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源于脑垂体的一种小分子肽类淌过肾上腺这处「月牙泉」,蒙恩造化赋予的正反馈功能,「月牙泉」很快涌出一股小分子类固醇,这就是——糖皮质激素。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身体的细胞爱糖,尤甚于人之口舌。大至机体的活动,小至细胞的生息,都得益于葡萄糖不断分解产生的三磷酸腺苷。大清早新鲜出炉的糖皮质激素带着强烈的使命感,随着血液到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开始日复一日的运作。肝脏和肌肉的细胞忙活开来,调动蛋白质、脂肪、糖原等物质,维持血糖和自身糖原储备之间的微妙平衡。看似寂寞的细胞里,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变得有条不紊和生趣盎然。

  然而,这仅仅是糖皮质激素被冠名以「糖」皮质激素最原始和本质的功效。

  不管是否情愿,疾病总是和人类的生存伴行,人们担忧、祈祷、对抗、钻研……,人类社会在哪里落脚,疾病就会在哪里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群体生活的交流;从人生命运的流转,到社会制度的演变,人和疾病抗争的拳头从来不曾松开。

  糖皮质激素的发现和人工合成激素的诞生,为这个紧握的拳头安上了一把利剑。

  在医学的法则里,疗效重于一切。医学开拓者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传统药物清单」上。人们对药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这种穿越时空的默契,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动物试验发现,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洗礼,实验动物对冷、毒物以及其他生理「紧张」状态的抵抗明显提高。1948年,人工合成的激素一经问世,关注这些「离奇现象」20年的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菲利普·亨奇将其试用于一位遍寻药方而无果的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短短8天,她便能行走如初。神奇的疗效和伟大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短短两年后,亨奇教授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创下诺贝尔奖颁发速度的最快纪录。

  如今我们知道,如果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当身体承载更大剂量的激素时,它们终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抵抗炎症和免疫抑制。炎症,是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免疫紊乱,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不分敌我的自虐。它们,是数十年前人类健康的鬼魅吟唱,也是笼罩二十世纪医学界的魍魉阴霾。

  那位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便是得益于激素神奇般的炎症控制。

  然而,菲利普·亨奇教授并没有彻底治好这位患者,停用激素后,她的症状又渐渐出现。此后的医生陆续将激素试用于各种治疗困难的疾病,诸如重症肺炎、结核病、哮喘和酒精中毒等,患者的症状都能一度缓解,但不能根治。成也萧何败萧何,人们紧握在拳的这柄利剑是把双刃剑,身体在享受激素带来的舒适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在伺机而出,血压升高、血糖煽动、骨质疏松、忧闷易怒……不一而足。

  激素,这注定改变医学进程的物质,自然不会就此销声匿迹。在这巨变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数十年临床医学的雾里看花和水中窥月,医生们总算慢慢摸透了激素的秉性,人们明白,合适的剂量和适当的疗程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命门所在,而大多数激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是可防可治的。现今的医学,从过敏到支气管哮喘,从肾病综合征到自身免疫病,从器官移植到感染性休克……,聪明的人们已经对激素的应用得心应手。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激素,就没有现代内科。医学成果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在这风风雨雨中,除了坚忍的医生、勤勉的研究者,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相伴的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可敬患者们。

  激素的秘密,表面上是医学和治疗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体和内外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人类对健康的渴求,因为医学对生命科学的无限探求,激素已经走下诺贝尔奖的神坛,成为医学上稀疏平常并能够合理应用的掌中宝。所以,激素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作者信息

  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编著有《糖尿病看这本就够了》《高血压看这本就够了》《痛风看这本就够了》。其执笔的原创纪实小说《因为是医生》细致描述了白色巨塔内的日与夜,广受读者欢迎。

  原标题:穿越时空的激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刀鱼饭
后一篇:伤心陪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