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云可以任性,医生必须理性--1

(2015-01-17 01:22:52)
标签:

军事

马云可以任性,医生必须理性

------互联网技术与临床医疗的关系分析

一:任性与郁闷

这年头,有钱就是任性,这已经是一句网络热词,但也变成了真理。有钱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乱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是不在话下的。但是说话以后残局收拾就不一样了。

话说当今的牛人马云(为避其讳,我在后面的文字中尊称为马老板或者马老师),在最近三个月里面,有两次任性的话语,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第一次是在乌镇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庄重发布的:“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乐两个产业,如何让人更加健康,如何让人更加快乐?不是建更多的医院找更多的医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药厂,而是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越来越少了,药厂少了很多,这说明我们做对了。”

第二次是一次既往谈话的披露,马老师与他的写手私聊变成了公开的公众信息“千万不要去碰京东,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一时间,举世哗然,从消息披露不到24小时,马老师深感诚惶诚恐,亲自撰文表示歉意。“ 我这个人喜欢聊天,漫无目的,海阔天空,痛快淋漓而只图“嘴爽”。这些年在很多不同场合,我说了不少的“疯话”“胡话”和“愚蠢的吹牛”,给自己也给别人带去了不少问题和麻烦:(。。。。轻狂和无知总是一路伴随着我。。。我这年龄真不该“童言无忌”啊!眼泪掉下来……)

不管马老师这个检讨书是否是诚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马老师至少很是在乎这次的舆论事件的危机公关,毕竟是名人,危机公关是一个基本的功夫;第二,从语言的风格来讲,带有典型的马氏风格,应该不是山寨版的马氏语录;第三,马老师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的缺点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喜欢图个嘴爽。

作为一个医生,我们对于马老师的第一次言论有着极大的反感,许多医生纷纷吐槽,复旦大学医学博士联盟甚至公开发出檄文,声讨马老师,马老师居然岿然不动。

说明什么?第一,马老师深知京东还是不好惹的,毕竟人家有钱,是竞争的公司,冤家宜解不宜结;第二,社会关注的是有钱人,人家京东不仅仅有钱,还有奶茶妹可以帮着一起扣眼球,阔影响,马老师洁身自好,年龄偏大,搞不出什么绯闻,所以在舆论上占了劣势,媒体的公关很重要呀;第三,医疗卫生界不是一个整体,是无数的法人单位组合起来的一个行业,不像京东是一个法人单位,可以把医疗卫生界的人员看成乌合之众也不算是蔑视。当然以了解良莠不齐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第四,应该是马老师的任性来自自信,是他对于阿里健康所选择的战略方向的坚定的认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马老师的任性,给我们带来了超级郁闷。我们这个行业在商品社会中,已经是没有过分在意的价值,可是没有存在感的人群,尤其在大佬眼中将来可能是他们的小马仔而已;第二,我们的行业将来会消失,就像这几年中国逐渐消失的许多行业,例如箍桶匠、小炉匠、剃头挑子等等。果真如此,我们将来还要仰仗马老板混饭吃。而想在的风光将不会再有。第三,最为郁闷的是,我们的官员们居然没有一个认出来表态批评马老板的观点,甚至就连那些最喜欢评头论足的砖家、公知也没有一个人出来,我们真的要进入了夕阳行业了,也许将来只是作为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政府保护起来,每年或者是几年培养那么几个人,就像北大去年的考古专业一样,只是保证这门技艺不失传。综合上述因素,

马老板一句话,我进入穷途末路。正是有钱可以主宰一切呀。

郁闷要死了……

夜深了,我听到了一只不懂事的公鸡打鸣了,明天再写。

 

二:冲进健康产业的三位互联网大咖

马老师的宣言,只是这篇文章的引子。作为一个医生与医院的管理者,对于自己的疆土领域范围有着土财主般的警觉。健康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词语,到底是否包括医疗行业,权威们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呢,人微言轻,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没有胆量给出定义,但是我的内心是不愿意将医疗行业划入健康产业的。因为洗脚按摩也算健康产业,我们当然不是只有一点洗脚的功力了,另外,作为健康产业,人们喜欢谈的是健康产业化,既然产业化,这里面就有着明显的利益追求,中国自古就说“医乃仁术,不逐利”,没有钱,好办,力气该有吧?帮我种两棵杏树吧。所以我们是杏林的园丁。但是社会认为我们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进入这个健康产业吧。赶明儿,我们医院还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开洗脚城,投资收益比要高得多。这是气话。

最主要的是,马老师用他的慧眼发现了未来医疗行业,不是,健康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市场。所以他冲了进来。

马老师冲进了互联网,也就是说IT的巨头进入了医疗市场。

中国的IT产业绝对不只有一个马老师,说白了,马老师是IT技术的灵活使用者,是顾客。但是,由于他对于IT以及互联网的使用挖掘乃至功能的创新开发,到达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他变成了互联网人。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开发到了最近几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集中趋势,军阀混战局面开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雏形。业界称之为“BAT”。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个公司的拼音的首个字母。

三足鼎立,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领域。

B:百度做的是信息流,以搜索起家,“众里寻他千百度”就是他们的一种执着精神,也是在低调中的一种专注。掌门人李彦宏低调专注连续,就是在网络上也不太容易搜索到他的太多的豪言壮语或者是别具一格的言行。

A:阿里巴巴,这是马老师为之付出了心血与智慧的产物。这是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关注的是信息流、物流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支付流。掌门人马云老师是三巨头中最为高调的。这个生长在杭州的老板具备的商业精神是无比绝伦的,随着阿里巴巴的成功,马老师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有支付的行为理解为都是支付宝可以完成的。

T:腾讯,生长在中国珠三角的互联网企业,我们知道的也运用的最多的是QQ与微信。当然腾讯还有其他的产品。腾讯是以做产品为主要目标的。提供的QQ交流、微信的信息与互动随之在此而产品之上的功能扩展与整合。掌门人马化腾率真而又低调。

这里要告诉一个小秘密,为什么一李一马低调而A马高调呢?我发现了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的“阿里上市当天,市值不但超越了腾讯和百度,而且超越了腾讯与百度两强之和。上市两个月之后,阿里的市值已经差不多是腾讯的2倍,是百度的4倍之多!阿里、腾讯、百度已经不是一个档次,而是形成1∶2∶4三个档次。马云通过上市,一马当先,开始明显引领中国互联网。”当然,是否是真正领导了互联网,我倒不觉得如此,还有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他们的影响力绝对不会低于马老师。有钱就是领导?奇谈怪论!!!但是,在这里,马老师就是要大嘴一些。

BAT的成功炫目以后,在整个社会出现了一个新鲜的词语“互联网思维”,甚至新华社都发表了专门的评论文章“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这是百度李彦宏提出的一个概念,最后,也是百度总裁张亚勤给出了最好的解释:互联网思维分为三个层级层级一:数字化;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层级二: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层级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面对这个概念,作为互联网的三巨头都能够接受,于是他们使用它们的利器,开始觊觎这世界上没一个可以用互联网囊入其中的任何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作为一个与人类本身密切相关的在所难免。

今天写到这里,因为现在成都,有11度维度的差距,那么有44分钟的时差。相当于衡阳时间的1:50了。睡觉去。明天告诉大家BAT想做什么,做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