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重庆小面也大气
(2014-10-25 21:40:47)
巴蜀之地,稻麦各半,面食为巴蜀一般生计。上世纪末叶曾就读于成都,当时粮食实现计划管制,粮票不像湖南为单一票种,四川有米票面票之分。而巴蜀之人尤其是成都平原,实为农耕文化发展顶峰而成大都名邑。
农耕文化集大成在于重视味蕾的感受。当中国北方还残留游牧的基因,而巴蜀之地则已经全盘农耕花开,土地富饶,插木成林,农产品极大丰富,囿于蜀道之难,巴山之险,所有产品多为自产自销。故消耗自己的成果成为巴蜀市井重要课题。
同为面食,西南与北方的开发程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北方食面,重在面之本身,弹牙否?劲道否?而西南食面,既重面质,更是看重面质以外的拓展性味蕾感受开发。这是由于其他农产品调味品的丰富与需要消耗的原因。
而湖南,稻米为主食,当年面食还算紧俏之物,需要关系。故湘人对于面食缺少攻关对象,仅仅两个杨裕兴(同名不同一家)、甘长顺等为数不多。而巴蜀之地,哪怕是一个极不起眼的苍蝇铺子,所烹制面条都有独到之处。
面内的功夫暂且不说,面外的功夫甚是了得。
成渝面条由于历史原因,本属一大家子。据说重庆人更好面条,类似于湘人钟情于米粉一样。
因为在成都读了四年书,也就爱上了面条,以前我极端不喜欢吃面条。
此次在重庆出差,驻市中区,有机会在市井之中的面馆暴食面条。
重庆的面条,极为低调,自称重庆小面。实则非也。应称之为大面。其理由如下:
一是价格大气:到了重庆的那天晚上,因为飞机上的王老吉配汉堡实在难于下口,子夜之时,还有一家简陋的夜店在卖二十年的老店面条。一看价格,最普通的豌杂面(相当于衡阳的碎肉面),每碗二两,十二元一碗;第二天早上,舍弃宾馆自助早餐,来到号称“重庆小面前五强”的“花市豌杂面”,也是十二元一碗。怎么样?一碗面条十二元,这样的价格的确大气。对于我等在衡阳长期吃的是3~5元二两的米粉面条,有些不能接受。
穷家富路出门吃地方美食,不能计较价格,何况,这是最市民的特色风味,棒棒军都能吃得起,我们岂能嫌贵。一碗面条上来,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二两面条?
二是容器大气,我都不愿意说这是面碗。当年在成都,吃的面条是用小饭碗盛装的,而衡阳市中等大小的菜碗。重庆的二两面条是装在一个大汤碗中的。而且没有汤,是实实在在一碗面及配料,实在大气。用我等地方的老板眼光,这是嫁娘的买卖。
三是配料分量大气,一般的地方,面条的配料就是配料,而重庆这里到底是面条还是配料,没有君臣之分。我们享用的豌杂面,实际上就是煮烂软糯的豌豆(衡阳人称老雪豆)配上杂酱。二两的面条,配上两大勺的豌豆与杂酱,这碗面条的总体容积就上来了,只有用大汤碗了。
四是配料的内涵大气,在许多的地方,比如杂酱,在长沙,绝大多数为干腌菜;还有些地方是很稀的,而重庆的杂酱,全肉末炒制,,几乎没有水分,插上一个木棍,都不会倒下。而豌豆也像是干饭一样。
五是配料佐料的种类大气,吃上一碗面条,光是配料佐料调味料的种类就不知道有多少种,我看了一下,可以按照下列分类:
调味料有酱油(生抽、老抽、四川人也称为酱油为窩油);醋,讲究用四大名醋之一的保宁醋;味精或者鸡精;似乎还有豆瓣酱等
香辛料:有花椒末;辣椒油(红油),他们强调红油的制作一是新鲜,二是秘籍。姜蒜末,香葱似乎不太多,因为这个面条是干拌面为主。
香酥料,巴蜀之人喜欢用炒香的花生碾碎作为香酥料,还有炒芝麻
还有一种配料:白灼时蔬,这也是必须的,因为在食用这个面条是,口味太重,吃一点蔬菜,可以增加味觉的丰富性。
想一想,这一碗小小的面条,竟然包含如此之大的乾坤,岂能是小小饭碗所能支撑。
六是品相大气,当着一碗面条端将上来,好好地拌匀,色彩斑斓,自然大气。
七是口味大气,味觉盛宴,香味扑鼻,杂酱酱香浓郁而又滑糯,花生碎与炒芝麻两种香味融为一体,极为受用,辣椒辣,花椒麻,时蔬爽。真是爽是个人。
八是边吃边出大气,这一碗二两的面条总的质量将达到半斤以上,吃了下去(你肯定会勉强吃完的),膈肌上抬,胸腔容量减少,自然会呼吸加快;各种味觉交错,尤其是辛辣之料然能欲罢不能,唏嘘不已,自然会是出粗气。
啷个搞的?我这个湖南人居然为重庆的小面写了这样一大篇的大气之说http://ctc.qzs.qq.com/qzone/em/e118.gif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