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给力,医院是否空喜欢?

卫计委:不得拒绝需紧急救治但无力缴费患者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胡浩)国家卫生计生委8日公布《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积极救治急危重伤病患者。
通知强调,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进行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对于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根据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于2014年9月底前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明确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并制订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细化救助基金的申请、审核、支付等具体流程。对符合救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各医疗机构要在2014年10月底前提交支付申请。
为解决“等钱救命”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印发《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市(地)政府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救助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
卫计委今天发布的《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上层有所不知,绝大多数医院一直是这样在做。但是医院却几乎已经伤不起。
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2008年冰灾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了第一起冰灾车祸,其中一位患者最后在医院整整生活了四年时间,医务人员在早期抢救成功,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医务人员端屎倒尿,喂水喂饭,洗澡梳头,医院就连伙食费都给他出了,整整持续了四年。期间多次向政府反映,没有搭理。家属已经找到,因为多方面原因,拒绝接回。车祸保险无力赔偿,肇事单位,一直拖欠,最后向法院起诉,医院胜诉,但是巨额医药费用迄今尚未全部支付。
2014年春节期间,南华附三医院,在衡山县师古桥接到一无名氏,有下肢骨折,蓬头垢面,一身臭不可闻。医院医务人员竭尽人道主义之义务。现在伤情已经稳定,达到出院标准。但是患者每天住在医院,享受着医务人员的服务,同样是喂水喂饭,擦澡洗头。患者一直不开口,喜怒哀乐表情无碍。医院为该患者到地方部门多方协调,但是患者没有去向,医院的确无奈。
卫计委的通知在去年就表明地方政府应该应急救助基金,但是不知道卫计委的通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否具有命令效力。最后是否又会像这些年针对医疗纠纷发出的各项通告一样,全是纸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