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世迷离禾花鱼

(2014-03-28 22:41:21)
现代餐饮也不断创新,更是不断怀旧。创新是为了吊起食客们的欲望,怀旧是为了勾起老饕们的情结。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厨们找到了成功的愉悦,老板们得到了花花的票子。可怜的顾客们有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稀里糊涂的被宰的不知道痛还大呼“过瘾”,有时候不管好不好吃,赶个时髦,体现个品味,意淫的一塌糊涂,居然找到了成功人士的感觉。这就是一种轻浮,当然,能够在美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又何尝不可,只不过是不要被商家们忽悠了,自己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这倒是不是有的点“二”呀。
这一段时间,许多商家到处在推销一种高档原生态的野生小型鱼“禾花鱼”,吃法有多种:青椒焖、香煎、更有甚者居然把这种“禾花鱼”还有精美的汤盅装上,变成了按位上席的位上大菜,当然这一盅也就买到了天价,一条50克左右的禾花鱼居然买到了60元。
有了半个时间生存经验的我没有见过大世面,但是生活的阅历倒也不少,尤其是在早年,每天提着菜篮子为家里面采购食物,后来在读中学时,上学路上要经过许多的鱼塘,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天是要在路上要走四个来回,儿子上了大学鬼使神差又学习水产,所以,对于鱼有着一些知识的积累。
上面交代的事背景材料。
对于禾花鱼,我曾经与餐厅极力推荐的美女餐饮经理有过一段对话(我在进餐厅前已经在水产池中看到了这种鱼):
“这个与为什么卖得这么贵呀?”我是一脸的疑惑,这不是装的,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个鱼是天然的绿色动物食品,人工不能养殖。野生的”美女一脸的高雅,幸亏他认识我,否则她会带着蔑视的目光的。
“那它是吃什么长大的呢?”我这个时候是装的了,顾名思义,望文生义的基本功与童子功还是存在的。
美女终于笑了出来“亏你还是博士,禾花鱼就是吃禾花长大的了。”她的脸上已经是得意洋洋的了。
“你知道么?禾花是水稻的精华,它吃了禾花才长大,要吃多少精华呀?而水稻稻有时我们南方人的主要食物,你吃一条禾花鱼,相当于吸收了多少水稻的精华,这个东西能不贵吗?”嘿嘿,小样给我上课了。
“原来如此,那它是每天都要吃禾花咯?”我还是那么谦虚,简直是毕恭毕敬了。
“那当然,不然它怎么长的大?否则,不会这么贵”,美女充满了自信。
同伴们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孜孜不倦地学习了解这个新鲜知识,要么是好奇心,要么是调美女的胃口。
“那是应该有这么贵,兄弟们,我们应该吸取自然精华,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不吃一吃,岂不枉来人间一场,对吗?”
大家终于明白了,我是为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在工作,异口同声“吃一条”
我看到了经理的眼睛充满了幸福的光芒,生意做成了,成功了。开始点人头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能够告诉我吗?我搞清楚了就每人点一份”我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好好,有什么问题?”
“这个鱼是每天都吃禾花,才长大的,所以也长不大,就是几两重一条,我相信浓缩的都是精华,但是,水稻不是每天都开花呀,也就是每天都有禾花吃呀,这倒是一个我搞不清的问题,还请美女赐教”
“这?这个?”美女一下子没有个办法回答我的问题了,结结巴巴涨红了脸。
最后,她告诉我们培训时候,没有告诉她这个问题如何回答。
我开始给她上课了:“水稻是草本植物,一个生命周期只有一次开花,开花扬花也就只有那么几天,何况水稻扬花是为了自己授粉,才能结出稻谷,不可能这个鱼天天有稻花吃呀。所以我隆重决定不吃这六十元一条的禾花鱼了,因为你们欺骗了我们。另外,我还要告诉你们,这个禾花鱼就是以前的土鲫鱼”。我有着十足的把握。
美女不知道是否因此会记恨我,但是,现在依然想念着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发短信,提醒记得冬天穿棉袄,记得出门戴草帽。
各位看官,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个身世迷离的禾花鱼说清楚。
禾花鱼就是当年的土鲫鱼(我们当地的称呼,学名不敢肯定),八十年代以后,由于一些优良高产品种水产的培育成功,一些传统的农业动植物养殖减少,例如,工程鲫鱼---湘云鲫等取代了不少的传统物种,所以有些品种大家有些忘记了。
传统的鲫鱼由于体型小,相对来讲刺多,在前些年有被淘汰的趋势。但是毕竟还是在一些相对不方便不发达的地方有养殖,并没有被灭绝。
有些地方由于传统的习惯,继续养殖者也不少。禾花鱼就是一个例子,实际上我在2004年就在广西全州吃到过,他们是因为这个鱼饲养在水稻田中,所以称为禾花鱼。很朴实的一种称呼,并没有说是每天吃禾花。
禾花鱼作为稻田养鱼的一个品种,是因为这个体型的鱼才与水稻稻田的水深相匹配,记得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北京科教电影制品厂还专门拍了一部“稻田养鱼”的科教片。
在我小时候,买菜的时候,有时候会买一些这个鱼改善生活,因为当时的草鱼、鲢鱼等大体型鱼都被国家统一收购了,农民伯伯在养鱼时候会放养一些小鱼,打鱼一网打上来,大鱼被蔬菜公司收走,鲫鱼、刁子鱼就留了下来,我们可以偷偷摸摸买一些。鲫鱼还有一个特点,好像它不需要向草鱼一样去买鱼苗饲养,它自己可以在鱼塘中谈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并且一次就成千上万的后代。
当年土鲫鱼被取代,是因为在八十年代以后,农民自由养殖,土鲫鱼相对经济价值又低一些,加上刺多,所以被淘汰。
但是不得不肯定,土鲫鱼的肉质的确是比较细嫩的,加上民间有土鲫鱼发奶的说法,间接印证了他有保留的价值。
现在,人们吃工程杂交鱼类多了,口味自然有所厌烦,于是聪明的商家,自然找机会,于是在找到了这个传统的物种,在食品安全大打折扣的今天,用“禾花鱼”这件马甲重装上市,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不管怎么样来讲,它的价格到不了这个档次是肯定的,也许,你的制作水平到了一定的档次,贵一些无所谓,但是不要忽悠,更可笑的是不要把自己的趋利意向不顾自然规律,就会出大洋相了---不是,出大土相。
我把禾花鱼的前世今生,交待一番,不知道说清了否,望专业人士赐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