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江波博士告诉我给我在今天安排了一台手术,是一个老妇人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膀胱阴道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并不少见,尤其是七十年代最多见,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广泛的推广,许多因为生产因为产程的问题形成的膀胱阴道瘘得到了救治。·许多医生也练就了一身钻裤裆的好功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城乡,现在传统的接生婆这个行业逐渐消失,因为现在的产妇最低的生产标准也是在乡镇卫生院了,加上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推行了三十余年,一个女人一辈子只生一个孩子,那么进产房生产都是女人唯一一次最痛苦有最值得纪念的人生历程了。这也就意味着女性膀胱阴道瘘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少。许多泌尿外科医生工作了十多年不曾见过这种病患。
而目前在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这种疾病并不少见,这是一个与贫穷与医疗技术条件与水平相关的疾患。
这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妇人,更是一个人生充满了不幸的女人。一生生产四次,留下两个女儿。并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形成了膀胱阴道瘘。曾经在1974年接受过手术修补,但是没有成功----这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率在当年很高的手术,即使现在,据在津巴布韦援非的龙向阳医生介绍,同样也是有着很高的失败率,甚至最后做尿流改道。。从那时候起,这个妇人就没有过了正常拉尿。所有的尿液全部通过瘘口从阴道排出。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四十年未排尿,二裤裆永远是湿的,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人生呀。当然四十年没有继续治疗,更是有着其他原因。
江波博士等告诉我,他没有看过这个手术,希望我能够带着他做。
我选择了在在截石位通过阴道手术,如果瘘口太大,需要时再打开膀胱手术。说实在话,这个手术体位对于医生来讲是一个最不舒服的手术体位。因为医生的面部直接面对患者的会阴。遇到患者的突然情况,视觉与嗅觉都将受到极大的摧残。
在截石位下,我们用窥阴器扩开阴道,像地雷战中的日本鬼子一样仔细寻找瘘口,这个患者的瘘口不大,所以难找。最后,我们从膀胱中注入美兰,发现了瘘口。这个瘘口尽管不大,但是能够让患者四十年没有排尿,也是不可小觑。
在瘘口中植入输尿管导管,因此作为指引,把瘘管切开,分离切除陈旧的瘘管疤痕组织,从而将膀胱壁与阴道壁两层完全分开,再分别分层缝合。最后做了膀胱注水加压试验,瘘口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剩下来就是靠患者自己慢慢去愈合了,希望南岳菩萨保佑,让这个老妇人好好康复,不再漏尿,让她的晚年清爽一点。
这个手术的难受点有哪些呢?一阵阵的尿骚味铺面。体位别扭,有时不得不跪在地下手术。手术操作的空间作业面小,耗时费力。疤痕硬邦邦的,缝针都别歪了。
缝完最后一针,从地上站起来,感觉要不都是酸酸的。取下手术衣,嘿嘿,洗手衣也是湿淋淋的,看官不要幸灾乐祸,绝对不是尿液的入侵,是因为手术别扭,出了一身大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