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是一种浪漫----3(2)
(2014-01-03 22:27:35)
标签:
文化 |
今天我造成了一个小小的轰动效应,上午的手机出现了许多的未接电话,因为今天是一个78多岁的老人家患了肾癌,尽管有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家属与患者自己强烈要求手术。接着有做了一台尿道下裂,所以未接电话有了几十个。
下来一看,这么多的电话甚至还有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了。有些纳闷。短信也有一些。其中一条短信让我更是一头雾水:“尽管我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对你的举动还是无法接受”。
我只有把电话打过去,原来这是我的老邻居,他说今天看到了晚报,晚报的标题醒目:(http://hunan.sina.com.cn/hengyang/news/2014-01-03/09407585.html)---
衡阳市出现首位遗体整体捐献志愿者
这个志愿者就是本人。接下来的电话我基本上明白了,针对遗体捐献的关注的朋友们。
我的老邻居他对我说:“捐角膜还好理解,我也愿意捐,但是全部捐献,难于接收”,说着,他居然有些哽咽了。
朋友们对我的遗体整体捐献表示了一些不理解。我只好一一表示感谢。同时我也作了说明。
客观来讲我的捐献是:身后器官捐献以及遗体捐献。这里面包括有以下内容:
身后的器官捐献的目的是将自己的身后有用的可用的器官捐献出来,给需要的患者。我的血型是A型。这种捐献的操作是在心脏停跳或者脑死亡以后,立马进行的,以保证器官功能存在。移植到需要者的身上可以发挥功能。千万不能耽搁的太久。我愿意选着脑死亡作为器官的捐献生命终止指标。这样我的生命我的器官生命能够得到很好的延续。实际上想一想,但一个人的有形的身影已经远去,而他的生命还在别人的身上延续,这是何等的浪漫呀,没有丝毫的悲伤。所以我会告诉我的孩子这一切,是一种人间大爱。让他必须按照我的意志去办理。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意向,也许上帝眷念我,不让我出现这种情况,呢么我就会好好的享受生活的美好。
遗体捐献是在身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这主要是将遗体捐献出来,可以作为医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可以用来进行医学教学。因为在医学教研中,以学生的教学培养需要标本,而目前的标本来源相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而是针对特定疾病的研究也存在标本不足。
所以,整体的遗体捐献,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患者,延续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对于医学教育,解决了部分的标本来源问题;对于疾病的研究,特定疾病的标本也是来之不易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身后整体遗体捐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遗体捐献,还有另外的功效,如果我变成了标本,未来的学生们知道了这是某个医生的遗体,这对于他们的职业精神与分享精神的培养是积极意义的。如果我的器官有用,可以延续多个人的生命,让他们的家庭完整性得到保存。
所以,遗体器官的捐献是充满浪漫精神的,也是充满着诗意的。我这样选择,实际上是因为我十分热爱医生这个职业。而关于这个选择,我实际上是在大三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念头,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加强烈,随着自己的业务选择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很情愿、很心甘、同时也觉得这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关于这个选择,在我的博文、QQ空间、新浪的访(http://hunan.sina.com.cn/z/lzgyzft/index.shtml)都已经展现了,这不是噱头,而是一种文化自觉。
各位朋友,不要为我的选择而惊讶,更不要悲伤,我感谢你们的爱,我用这样的方式展示我的大爱。
捐躯如果有着这样的浪漫情怀,已经不是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苍凉悲沧,而是一种彩霞满天的绚丽。
前一篇:文明奥区的岁尾与年首
后一篇:王宇澄博士绝非正义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