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卫生官员关于医患纠纷的治本方案之批判
(2013-11-04 22:36:05)在温岭事件基本平息以后,昨日浙江卫视健康在线对于医院与卫生局官员作了专题采访报道(http://health.zjol.com.cn/system/2013/11/02/019682289.shtml),披露了将为王云杰医生申报烈士,估计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悬念。
问题出来了,想一想,如果王大夫评了烈士,那么以前牺牲的医生们怎么办?其次还可以加以推测,这一次是这么多的医务工作者的齐心努力,王大夫才被评为烈士,也就是通过了群体的抗争(群体事件?),医生们才有可能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一个仅仅是荣誉的称号,而家庭的不幸,也将会被这个称号掩盖,最后家庭的成员还要表示感谢。而以前的牺牲者,就连这一点称号都没有,想起来实在是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怅然。
这次影响这么大的事件受害者,作为温岭杀医案件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对于医院暴力的的控制方案----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的安保措施,做出了一个客观地评价,这的确只是一个“治标”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决复杂且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为这个官员的勇气喝彩,因为他勇敢地向上级的决策说了一声“NO”.
但是。在谈到治本的问题,我则有些感到是隔山打牛。我们看一看,温岭卫生部门提出的治本方案是什么?
如果要“治本”,需要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一个是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基层的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我更加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另一个也是练好医院自身的内功,这里既包含医疗质量的提升,也包含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错误逻辑与判断。从该官员的这个方案来看,医院暴力的的产生,第一是医院看病难与看病贵引起的,第二是医院的内功不够引起的。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到愤怒的说辞,说到底,最后还是将医院暴力归咎于医院了。作为卫生关于,作为案件事发地的官员,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你这不是在医务人员的伤口上撒盐。当然还有一个官方权威的说法,是医改不够,实际上即是第一个的高级版。
我们分析一下这些说法吧:
第一,看病难,为什么看病难?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医疗资源的整体存量不足,医疗资源问题,可以造成看病难,但是看病难不应该是产生暴力的理由呀?如果把这个当做说辞,那么就是提醒,你在医院看病,不满意,你可以发泄施暴,应为看病难。这实际上是变相提示医院暴力产生的合法性----这少是有着合理性,就连政府都认可的,那么,在暴力产生生以后的惩处,也就变成了一个请罪辩护的官方理由,实际上目前的律师们都是以这个作为理由的。
第二,看病贵,到底有多贵?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医院收费项目几乎都是在2005年以前确立的,也就是说,医院的收费是八年前的价格水平,按照今天网络的材料,八年前的今天的1000元相当于八年前的576元。而医院的运行成本则是在不断地提升,水电气、人力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医院的收费标准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能够说看病贵吗?当然作为医院从业人员,我也承认病人的单位医疗费用的确是有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些提高,有着医疗内涵的提高,一些高新诊疗技术的引进,提升了医疗费用,尤其是一些医疗耗材与药品的价格问题,国家没有在源头上加以控制。医院背了黑锅。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强生的超声刀刀头,一个价格在伍仟元以上,按照规定只能一次性使用,而目前单项手术收费最高的还不到2000元。这怎么办?而微创外科已经是目前多数外科手术领域的主要方式了。所以必须全面评价看病贵的问题,不能一概论之。三个字掩盖了多少实质内容呀!!!如果诊疗技术进步,旧的技术淘汰,这个成本的增加自然必须有人买单。但是你能够说,看病贵了?我可以杀医生,打砸医院,岂不是笑话。即使看病贵了,也与国家的体系有关,不能把这个责任强加到医院与医生的头上。简单的说辞,只是体现了政府与官员的担当如何。在伤害医生的案件层出不穷的时候,官员更不能用这个作为理由,否则又是一个纵容暴力的理由,又是一个轻罪辩护的理由。
我看医院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医院暴力的认识角度不对,从媒体到官员,认为医院的暴力是上述原因产生的,情有可原,简单把患者看成是弱势群体,而医院与医生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血淋淋的事实也证明了医院是弱势群体。
第二,对于医院暴力的打击力度不够,医院暴力产生了,医生倒在了血泊中。二凶手们几乎没有受到性应得对等的法律制裁。曾经一个杀害医生的凶手(只判了无期徒刑)的亲属在就医时讲:“合算”,医生们的内心是何等的悲伤。而这个亲属的言论难道不代表这个社会产生医院暴力的根源吗?
第三,地方政府畸形的维稳观,这实际上也不能怪地方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维稳,维稳的方式,大多数采用了花钱买平安,花钱维稳,只要医院出现了医疗纠纷,几乎都是通过政府调解,医院出钱。这样形成了一个局面,只要你敢闹,就会有所得,那么实际上就是促涨了医疗纠纷,进而出现医院暴力。不然为何会有职业医闹的出现呢?
第四,社会对于科学与医学的规律认识不足,谁能够保证所有的医疗活动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呢?医学里面的未知世界太多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于自然与生态的破坏,造就了许多的新鲜病种,我们更不无法及时认识,近几年的一些疾病如禽流感、甲流感、非典,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些奇怪的职业病也开始出现。为何就非要医生能够一锤定音呢?医生可不是神仙。
第五,媒体的推波助澜,现在我国的媒体执业人员良莠不齐,一些非主流媒体在医疗事件中添油加醋,挑动读者的脉搏,造谣生事,这也不是新鲜事了。深圳医院的八毛门、缝肛门就是例子。而媒体的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在陈远洲事件也得到了证实。
第六,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司法实践,也多是从考虑弱势群体---患者出发,造成了一些偏袒,使得医院对于法院也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里。即使到了杀死医生这样的恶性事件,都是免死判决。就连温岭杀医案件,第一时间就将凶手判定可能有精神病,这不是一种暗示,杀死医生不偿命。
第七,近年来,对于医院的一些不良现象,过分渲染。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医生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弱势群体,随便可以打杀。那么,在社会的阴暗面的打击方面,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开始的反对商业贿赂,原计划是从医疗到建筑到土地交易的依次进行,最后也只是把医院整治了一番,其他也就草草收场。今年也是把医院搞得沸沸扬扬。实际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贪腐现象到处存在,甚至身居高位的全国人大副主任成克杰都有贪腐。仔细盘算一下,这些年,没有哪个行业有医疗行业承受的最多。而医生们只是在这个利益链上的末端。虚高的药价与医院医生是毫无关系的。如果政府集中采购的招标价格能够在源头控制,就不会有这个现象了。几年前的芦笋片事件,已经顺藤摸瓜找到了未招标进目录,价格虚高的原因,但是,也仅仅是找了几个开单医生惩处了一番,上游的问题秘而不宣。于是U医生们就这样逐步变成了与社会与人民群众相对了的一个群体,又是一个比不少的职业群体,岂有不受责难之理。这实际上是对医务人员的妖魔化,我不是对于整治医院不正之风有看法,主要是一种不平衡的整治方式带来的后遗症。
第八,整个社会的趋利与暴戾风气,一旦有了不良事件,于是不成了好事者的盛宴。医院经常可以出现陈尸要挟现象。几千年的逝者为大的遗风荡漾无存。对于陈尸要挟现象,公安部、卫生部不知道出台多少次公告,都是一纸空文。医疗纠风实际上就是一个字---钱。没有钱,就打砸杀。有趋利变成暴力。这需要对于医院暴力进行打击,还需要对于国民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如果只要一出事,无论是政府、还是政府的组阁部门,都将责任往体制揽,往医院医生身上推,最后花钱消灾,对于整治暴力是毫无用处的。
以上观点,是一个医生与医院管理者的分析。希望能对与官员们起到静心作用,对于社会成员的视觉起到一定的拓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