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成要吃油渣
(2013-10-02 01:35:43)
标签:
文化 |
国庆长假,宅于家中整理博文,学生邓德成来电,由中山市回乡省亲,意欲相会。
邓德成是我招收的第二届研究生,2002年就职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现为该院器官移植科主任。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更是一个实在人。性情率真直爽,有点侠义,有点江湖。毕业以后,常来常往,师生感情一直浓厚。
去年家父赴中山眼科医院就诊治眼,我因为学习与工作原因,无法相陪,只得招呼邓德成与陈正替师行孝。二生恪尽职守,老人很是满意,也算了却我的内心的歉意。
在曲园大酒店安排了包间,父母也亲自来到了酒店,邓德成与夫人在六点准时到了酒店。他吵吵嚷嚷要吃湘菜。这倒是真的,当年他是从原衡阳市第四医院考进,然后南下的。最关键的是要吃油渣。
油渣并非是一个健康的食品,但是作为六零后,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油渣这道菜倒是有着很深刻的记忆。
在那个物质计划供应甚至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缺油少盐。而湖南人的湘菜烹制有两种食用油。烹制肉食类使用茶油或者菜籽油。而烹制素菜类都是用猪油。
猪油都是每家每户自行炼制。炼油以后自然就有了油渣。现在认为油渣是高脂肪,潜在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食物在酒店里面已经消失了。
但是油渣的确是一个比较好吃的东西。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炼油以后,父亲会将油渣蘸上酱油给我们吃,酥酥的,脆脆的,香香的,有了油渣吃的孩子,多半会端着占了酱油的油渣碗,站在院子的中央,慢慢享用着油渣,旁边的孩子们都会露出贪婪的眼光,甚至流出好吃的涎水,有的就会想小伙伴们讨上一块,尝个味道,更有甚至,持强凌弱,直接把油渣抢过来就吃。甚至碗都被打破。
所以,六零后人们对于油渣都是有着深刻的记忆,只要有机会,这个馋虫就会自己冒出来。今天邓德成的馋虫就蠢蠢欲动了。他的夫人在一旁直接奚落他:“在家里说油渣已经说了许多年了,害得孩子对于油渣也是想得要死,但是,知道孩子出国上学,也没有吃上油渣”,原来,邓德成好这一口,却又没有基本技能,而其夫人也不会炼制油渣。所以......
现在的酒店,已经开始会就,哪怕是豪华大酒店也是一样,对于贫民菜,家常菜,也不断的复古翻新。服务员一听要油渣,脑袋鸡啄米似的,有有,我们现炸油渣,香喷喷的,很好吃。
由于是做菜吃,油炸当然不会只是蘸酱油。而是用的大蒜辣椒炒油渣。味道的确不错。
根据邓德成的具体情况,我决定再次给他授业----关于猪油与油渣的一些秘籍:
实际上,油渣至少有几种类型:
在早年,家庭里面炼猪油,原材料主要有:猪花油(又叫水油)、猪板油、纯肥肉。
猪花油:实际上就是猪的大网膜以及肠系膜,这些部位的脂肪组织相对较多,所以用来炼油。但是,这种有的质量不是太好,因为网膜组织的纤维条索较多,炼出的油渣形状不好看,并且,由于组织不匀称,所以练出油以后,油渣受热不均匀,有些还会有烧焦的情况自然口味也就会有问题。最后还有一种让人最难接受的情况,由于是肠系膜,所以在杀猪以后,猪肠管的内容物经常会污染猪花油,所以炼出的油经常会有糠渣等成分,的确有些让人恶心。但是在那个年代谁又会舍得将这油渣扔掉呢?只有就能可能洗干净。而我在早年,就是这个洗手。冬天一双手洗的油叽叽的,又冷,生了冻疮,有又痒又痛。但是想起油渣的美味,我们没有怨言。
猪板油,应该就是猪的腹膜后脂肪,成一整块,干净,无需过多的洗涤,含油量比较高,切块时比较均匀,炼油的火候好掌握,炼出的油渣,有特点,包裹脂肪的筋膜组织致密,与纯粹的脂肪组织还是不一样,所以炸出的油渣,有两种口感,一是筋膜组织的酥脆,而是脂肪组织的酥香。
纯肥肉,主要是在猪背部的肥肉,这是一块后是洁白的肥肉,上面有猪皮,实际上就是皮肤与皮下脂肪。这三种原材料炼出的猪油品质,最好是这块肥肉,而猪花油的最差。
炼油不能够用大火与急火,否者会烧焦甚至起火。只能用小火。这是其一。第二,要练出的得猪油洁白醇香,首先要保证炼油要均匀。还有提高出油率,否则一是可惜,而是油渣里面含有太多,吃起来很腻。炼出的油渣要微微发黄,酥脆,才会好吃。
保证均匀受热,首先最好是把锅中的生油块加入一定分量的清水煮一煮,这样,处由于受热均匀。当然必须不停地翻滚生油块,才会受热均匀。尤其是来那个带皮的猪肉块时,更要注意小火,翻拨。
当我把炼猪油或者是制油渣的这些秘籍告诉了邓德成夫妇,他们高兴的劲头,让人觉得很是可爱。准备回家就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