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招聘会杂记---2---115
(2013-04-19 21:42:56)
标签:
文化 |
今天,医院招收一批员工。其中有挂号收费员、仓库保管员、门诊导诊员等。
说实话,这些员工在医院所从事的就是一些最为基本的没有特别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一般来讲,都是用合同制用工的方式来完成。从事这些岗位,在教育严重同质化的今天,有了大专文凭就可以完全满足了。
社会的奢华之风同样吹进了用工领域。在在面试收费挂号员时,有的考官提出的问题是:“英语过四级的举手、过六级的举手”。这是一种常规的问话模式,比较符合潮流。求职者有的高兴得意地举起了自己的握手,有的一脸沮丧。
我总觉得招聘收费挂号员,似乎与英语挂不上号。于是我就提问:“听得懂耒阳话的举手......听得懂祁东话的举手.......听得懂衡山话的举手”
还真的有意思,这些考生面面相觑,对于这样的面试问话可能还真的是第一次。
其他的同事有的一惊,马上反应过来,是呀,挂号收费员他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对于我们医院来讲,前来就诊的主要是衡阳市七县五区为主,衡阳市的方言应该是最为丰富的,衡阳市区与衡阳县衡南县部分地区是西南官话(类似于四川话,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是湘方言长益片区,但更多学者认为是西南官话),衡山衡东是湘方言区的长益片区,其中衡山的后山是老湘方言区,常宁属于赣语区,耒阳类似于客家语言--也有认为是赣语,祁东是湘方言娄邵片区。衡阳的语言丰富到了在一个小村庄都可以并存几种方言。方言已经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纽带与桥梁。患者前来就诊,他不会在意你的英语是几级,而在于你是否听得懂他的话,你说的话他是否听得懂。
我在给学生谈医院交流时,就明确讲过,方言可以拉近医患距离。
当一个患者前来挂号或者问诊之事,他的独特的方言你能够听懂,甚至你还能够交流,那是一种爽事呀。
所以,在选择员工是,我们应该根据岗位的性质,确定员工的学历、学识、知识门槛,才能够人尽其才,也不会造成学历的奢华与浪费。
所以,我的结论是:挂号收费员以听懂方言作为语言标准比英语六级更靠谱。
对于助产士,这在传统的职业中类似于接生婆,但是这是用现代医学知识武装的医务人员了,已经摒弃了传统接生的愚昧与陋习。但是这是一种专业的技能性工作,并不需要有太高的学历。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在巴掌大的地方做巴掌大的事情,需要的是巴掌的功夫。有的同志认为要有本科助产士,那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人才浪费。试想人家读了本科,还会去做助产士?
药剂科工作人员,在现代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类现象,这是随着医药科学发展而细化的。我个人觉得,药剂科的工作有以下几块:药学与药剂学主要负责药品的保管、选择、流通等,这些职位一般来讲大学本科足矣。临床药学,这是药剂科工作的最为现代与临床最为紧密的细化专业,临床药师应该以临床医师一样,主要负责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毒副作用的监测,这个岗位应该有全面的医药知识,学历应该走高,还有药房窗口的调剂员,这岗位主要是对于配伍禁忌、适用人群、剂量等把关,需要的是一种良好的记忆与坚决地执行,大专足矣。
对于护理岗位,现在是大专、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并存。实际上,在医院这些学历都应该形成阶梯结构,才是人才与学历的合理使用,一般临床护理没有必要本科化。护理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而在临床护理中还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这就需要根据护理的内容适当安排不同学历结构,才是上策。
医学检验,目前的医学实验室检验是医学技术发展最快的部门,以前的眼看手作基本上已经被临床检验仪器设备所取代。反言之,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已经变成了仪器的操作工,那么,学历的阶梯化也就具有了可能性。操作人员知其然即可,而真正的检验师是知其所以然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在任何单位,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在不同的岗位,能用好用够用是最佳。清一色的高学历,谁都不愿做基础性工作,那谁来做?当学历阶梯化构成以后,职员的结构阶梯化才能够真正形成,这样既可以减少学历浪费,也可以减少人员成本,长远来讲还可以减少人员内部的矛盾与职位竞争压力。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或者行政长官,必须注意人员的成本与人员的内耗成本。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医院的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的选拔会,该院仅仅一个药剂科在三年以内居然引进了十多个硕士研究生,结果是这些研究生们大家都不愿干窗口调剂工作,都来参加了“科长的竞选”,试想这些人员以后还会安心在窗口吗?
招聘会完成以后,接近中午,吃上盒饭,又去手术。多发性的错构瘤加上一台肾脏移植。
前一篇:忧心,心忧--2--113
后一篇: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