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不悔---西瓜郎

(2012-10-18 23:57:34)
标签:

杂谈

做了十五天的卖报郎,亏损了十多元,而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我本来想对母亲发几句脾气,责怪邮电局的狗屁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但是想着母亲平时的省吃俭用,夜夜的灯下缝补,再想起这是多元的亏损还要扣母亲的工资,也不忍心在责怪母亲。实际上母亲心中对于十多元的压力承受更大。

无事可做,怎么办?

父亲从乡下回来了,当时作为地区的干部,他常年在乡下蹲点。这次他是在衡南县接观公社均佳大队搞点。当时农村改革开始不久,在农村的行政运行上开始推行联产责任制、在农产品的耕种上开始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父亲帮助均佳的乡亲们在经济作物引进上除了一些主意,比如大辣椒、香芋、西瓜等。前两者还好,但是西瓜就遇到了问题。因为均佳地处偏远,农产品一下子难于运出销售,这年西瓜丰收,销售成了问题,不能烂在地里呀。所以父亲是进城给西瓜找销路的。那时搞点真的是全心全意,因为乡下农民更本不知道城市,如何卖产品,只有靠干部。父亲为这个事情也感到烦,因为他一直是党务干部,并不知道市场与商业。也只有进城来找人或者找关系卖西瓜。看到了父亲的愁云,我却悄悄动心了。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我没有事情干,还欠了妈妈10多元钱。如果我买西瓜,可能挣一些钱呀。

我分析了一下,卖西瓜需要一个场地,不能摆地摊,这好办,爷爷当时在中山北路的一家街道副食品商店当师傅,可以免费使用商店的场地摆西瓜货架。第二这个地方的西瓜是老爸搞得点,西瓜的货源不愁,进价应该有优势。第三,父亲是在帮着他们找销路,那么我帮父亲卖西瓜,是帮助父亲出政绩。第四,本钱的问题,这需要考虑。当时西瓜的田头价格是每市斤3分钱,到了城里每市斤8~12分。我们算每一汽车5吨,也就是10000斤,需要300元,加上车辆运输费,大概需要400元。如果习惯进城以后,去掉破损就算只能卖出70%,平均每斤9分钱,因该有630元的销售额,那么可以赚230元。但是400元的本钱从哪里来?我想起了同一大院的一个伙伴,他也需要挣学费,他的父亲与我的父亲同在均佳搞点。我就与他商量,我们合资经营,买它一车西瓜。我两一拍即合。都向双方的父亲作了汇报。结果还是本钱的问题。最后我的父亲作出决定,只要西瓜卖了出去,钱可以后给。只要准备运费给司机。

这次不像卖报纸,我们玩了空手道。当汽车开到了均佳,我们是第一个买主,受到了朴实的农民的欢迎。当然有两位父亲win大人的面子。村民们帮我们把车装好,我们连夜把西瓜运到了城里。当时也挺有意思,两位父亲对于卖瓜内心还是有点不安,好像与当时的政治教育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一想其实自己点上的销售问题,也就半推半就让我们干了。

我们的西瓜上市了,我与伙伴把西瓜按大小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卖价也就不同了。顾客希望买到好瓜,熟瓜,我们学会了如何选熟瓜,实际上,我们要把熟瓜优先卖出去,否则会倒瓤的。这与我们的目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动员了我的弟弟与他的弟弟负责运瓜,因为店堂太小,一次不能存放好多瓜。

夏天卖瓜比卖报纸强多了,一天到晚都有顾客。只是我们的西瓜几斤几两,所以算账就有些难处,算盘功夫不过关。好在爷爷在的时候,西瓜的重量一出来,帐就出来了。白天还算可以。怕的就是到了晚上,买瓜的人较多,这时就有一些人偷瓜甚至抢瓜。也没有办法。到了第一天结束,我们居然卖了1100多斤瓜,收到了90多元钱。那个高兴镜头呀,不提了。但是这一天我们都舍不得吃一口西瓜,因为这是我们的学费呀。但是我们也算了一下,一天只卖1100多斤瓜,那要十天才能卖完,西瓜能够熬那么久吗?会倒瓤的。我们又急了。这样的价格,我们坚持了2天。第三天,我们有意识将价格下调了每斤1分钱。第三天的时候,我们一共卖了5000斤瓜了。收到了共计400多元钱了。成本基本回收了。剩下的瓜就是我们的利润了。这次总算不会像卖报纸了。第四天第五天,夏日暴雨来了,西瓜的销量马上下降了,两天只好再降价,只有6~9分的价格了。有的西瓜出现了倒瓤。我们也开始吃瓜了,当让是倒瓤的。不吃不喝算呀。优化了一种卖法,就是讲有些卖相不好、局部倒瓤的切成瓜片卖。实际上这两天卖瓜,我们的心中在流血。到了第六七天,我们是大放血出货了,因为毕竟本钱已经回来了。

终于在第七天的晚上,我们平均分掉了剩下的几个歪瓜。进入结算阶段。去掉本钱,我们平分了我们的利润,每人赚了接近80元。西瓜卖完了,我们整整辛苦了10天,这十天起早贪黑,吃住无规律。我们的眼球都是布满了血丝。但是赚的钱相当于父亲一个半月的工资。我们喜滋滋的。

当然,农民的钱我们一分不少的付给了人家。

我拿着这个钱,交给了父母亲,除了学费,母亲奖励了我一件白衬衫。

卖西瓜与卖报纸的经历告诉我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市场的分析很重要。顺应市场重要,吃苦耐劳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