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放前祖父辞职秘籍

(2011-11-25 00:01:20)
标签:

杂谈

    前面转发了“古代什么时候辞职最合算”。我不由得想起了祖父给我讲的他的故事。

    我的祖父出生于民国元年。十三岁也就是1924年就开始出门学生意,当学徒。学生意以前在家里读了三个月的私塾,因此在当时也算是文化人。

    在当时当学徒时非常辛苦的,侍候师傅、老板,苦脏累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曾经因为晚上偷偷读书,将自己的一双鞋子被烧了,被老板狠狠地打了一顿(这是当年我们的忆苦思甜教材)。

    在当时学徒只要能够熬过学徒期(因为淘汰率很高),一旦出师,待遇就会大大提高。

    祖父开始松柏镇当店员,用当时的行话叫做“帮贸”。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是走南闯北,帮着老板采购棉花、茶油、食盐等。后来随着经验不断丰富,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店员,在方圆几百里成了名人。加上松柏镇的埠口规模太小,离家又远,祖父转战耒阳城关,这时已经二十多岁的祖父身高接近一米八,英俊帅气,更有一身绝活:双手能打算盘,这个我亲眼见过他给我表演,双手能够提起两包盐(一般每包100斤),所有账单过目不忘,心算特厉害,一般是你报完数,他立马出结果,这个我当年在卖西瓜时领教过。这些本事决定了它似当年耒阳城里的打工皇帝,耒阳城在当时是商号林立,为通商的重要口岸,英雄豪杰多聚于此。但是祖父总是能够鹤立鸡群,技压群雄。他的地位与年薪是最高的。也是老板们最希望招揽的员工。

    鉴于此,祖父开始利用自己的本事提高自己的身价。但是耒阳城所有的商号在小年都要请自己的帮贸伙计吃饭,如果老板邀请某位伙计明年走人,就请这位伙计坐上席,如果伙计要炒老板,伙计自己就爬上上席。一切不需要言明,这算是和谐的劳资关系。就这样,祖父每年的小年会餐都要自己坐上席,老板一看,不行,连忙说“先生,不要走嘛,明年我已经打算给你加薪”,一般涨幅在30%以上,几年下来,祖父的年薪远远超过了同事N倍。在祖父的聪明与能力的经营下,他们一家过着没有田地的幸福生活,父亲也能够上了几年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