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是第二十七个教师节。
二十七年前,我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外科助教,在当时的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赶上了第一个教师节。身份的转变,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荣誉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高校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本科毕业的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到一个名牌医学院校去攻读研究生。在通过二次考验以后,1989年终于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的研究生。是从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唐孝达教授。
唐教授是大家,具有大家风范。记得在考研面试的时候,年轻幼稚的我居然懵懵懂懂走到了唐教授的办公室求见。唐教授当时是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院长。该院当时就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医院之一。作为大医院的院长,他的工作是非常的繁忙。但是,唐教授对我这个来自小城市、小院校的小医生并未予以拒绝。相反非常和蔼可亲的接见了我。记得是我的弟弟(他当时在成都科大读本科,现在我们都是四川大学校友了)陪我一起去的。唐教授的热情、平易近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什么是大家。我也找到了自己做学问与做老师做人的标杆。除了唐教授的办公室以后,弟弟对我讲,这个教授你选对了。我极为自己的冒失惭愧,更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得意。
在华西求学,我听到了唐教授的许多的故事。
早年在开展肾脏移植的时候,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为了减少肾脏缺血时间,经常将病人从成都带到西昌等边远地区手术,术后病人稳定以后再转运回成都。由于基层医院条件的限制,唐教授在手术以后经常是打地铺睡在病人身边,仔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我在成都求学几年,由于老师的工作繁忙,有关学习问题,只有在下班以后到老师家中讨教,发现老师的家庭也是十分简朴的。生活更是简单的。经常是一碗面条就是一餐,剩余的时间就是在书桌上。而每次到老师家中,都将得到老师与师母的热情接待。
在读书时候,我已身为人父,老师还经常关心我的生活与孩子的情况。给予了许多的指点,这些细小的环节,我作为学生是深深感到了来自老师的风范。
在成都求学四年,拿到了博士学位,这四年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够我享用终身。自己也不知不觉的将唐老师对我的用到了我自己身上。也将老师对于工作的态度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
1997年,我也开始招收研究生,迄今已经毕业了40余人,他们目前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
今天在衡阳的研究生们一起聚会,大家共同庆祝教师节,满满坐下来,也有20余人。气氛很好,鲜花、啤酒、祝酒洋溢着融融的师生和谐情怀。
感谢老师,给了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感谢学生,给了老师的成就感。
2011年9月10日于桂竹山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