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东站共设32股道,站台16座

(2011-05-29 06:26:29)
标签:

旅游

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是国家铁路网中的重要枢纽,是铁道部、河南省和郑州铁路局各级领导极为关注的重点工程,是省会人民翘首期待、万众瞩目的地标工程和民心工程。该工程包括站房和站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411841m2,总投资约94.7亿元。在铁道部和河南省、郑州市、铁路局领导的关怀下,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工程概况
郑州东站位于城市东侧的郑东新区,总规划面积240公顷,其中车站枢纽用地100公顷,郑州东站是新建京广客运专线和徐兰客运专线十字交汇的重要车站,是汇集高铁、城际、地铁、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城市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有机衔接的现代化交通枢纽。站房建筑地上地下共5层,其中地下负二层是地铁轨道层;负一层是地铁广厅。地上一层为高铁和城际的出站大厅;二层是站台层;三层是高架候车厅。站房主体建筑外墙东西进深502.7米;南北宽245.2米;站房最高点距广场地面52.3米。站台雨棚位于主体建筑的南北两侧,车站总建筑面积411841m2平方米,其中站房149981平方米;站台雨棚80238平方米。
郑州东站共设32股道,站台16座。其中京广客运专线在西侧贯通,设京广场16股道;城际在中部贯通,设城际场4股道;徐兰客运专线在东侧贯通,设徐兰场12股道;徐兰场最东侧预留郑渝客运专线。郑州东站提供最便捷的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旅客将通过东西南北四条匝道乘车在落客区进入高架候车厅。
郑州东站站台层轨道结构除石武、徐兰正线采用单箱三室箱梁外,其余到发线均采用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框架梁。此技术
首次在站房结构设计中采用,该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及抗震性,减少了梁体断面,提高了线下净空。
郑州东站采用“桥建合一”的结构形式。线下轨道层采用“钢骨混凝土柱+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框架梁+现浇混凝土板”结构体系,轨道层上部为钢结构,分别为高架层、夹层、屋盖层。
 
建设特点
设计特点:
1. 该站建成后集客运专线、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城市公交于一体;
2. 车站设计为高架形式,铁路旅客采用上进下出的流线形式;
3. 立面设计充分体现中原文化底蕴的形式,又包含了“莲鹤方壶”和“双连壶”的和谐构图,充分反映出中原庄重、沉稳、宏大的气质。
 
施工特点:
1. 参建单位为铁路、地铁、市政3家建设单位,站场、站房、市政3家设计单位,3家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作业,多工程、多专业、多工种交叉作业。
2. 体量巨大:钢结构达8.85万吨,钢筋达4.3万吨,砼35.6万方,机电设备1525台套,管道23万米,风管1.5万m2,电缆23万米,电线168万米。
3. 结构复杂:桥建合一,“钢骨砼柱加双向预应力箱形框架梁加现浇砼站台板”的结构形式在国内首次使用,该结构增大了出站层的结构空间,增加了高架站场的整体刚度,为各种管线安装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4. 新技术应用多:再生水源热泵、热压通风、阻尼消能减震、吸音、吸光等生态环保技术,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性能化消防设计、数字化客服技术、候车层白天自采光屋面等。
 
节点工期安排
根据石武客专建设总体安排, 2011年4月份完成站场铺轨,2011年7月1日达到联调联试条件,2011年底京广场开通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