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梦

标签:
杂谈 |
如果说世博会是中国人壮丽的现代梦,那么昆曲则是中国人的另一种隐秘而精致的梦境。如同中国人心中一支摇曳的烛火,昆曲历经风雨而不灭,依然表达着我们生命中那些最美、最中国的情思与神韵。
两个梦
俞悦/文
1851年,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那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大英帝国正是如日方中。
而对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来说,通往世博会的道路却艰难而曲折。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世博会标志着人类和平与交流的理想。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出现在世博会上,也是在资本、技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中,展示自己的力量。
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中国人梦想着以骄傲和自信的形象,出现在世博会上。其实,在参加过很多次世博会以后,中国人就憧憬着在自己的国家举办世博会。
在清末小说家吴趼人的科幻小说《新石头记》中,贾宝玉又回到人间,到上海参观世博会;而改良派政治家梁启超在1902年写的《新中国未来记》中,也曾设想60年后黄浦江畔举办博览会的情景;在晚清小说家陆士谔最为大胆而骄傲的想象中,在遥远的未来,那象征着繁荣盛世的世博会,竟然是在上海浦东开幕……这在当时,无疑都是超现实的梦想。
然而,100年过去,中国人的梦想照进现实,中国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公元2010年5月,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黄浦江两岸举行,火树银花,万邦同贺,中国人迎来了这欢乐而荣耀的日子。在这闪亮的日子里,让我们回望往昔,让我们看一看150多年来为走向世博会而不懈努力的那些中国人,让我们在欢乐中向他们致敬。
当吴趼人、陆士谔、梁启超们做着这样的美妙的梦的时候,当时他们身边的很多事物,如今已经消散了。但,昆曲还在。
如果说世博会是中国人壮丽的现代梦,那么昆曲则是中国人的另一种隐秘而精致的梦境。她绵延600多年,在漫长的时光里,昆曲寄托着中国人对于人世之美最为华丽精微的想象。600年间,世事几度翻新,昆曲随之盛衰沉浮。
如同中国人心中一支摇曳的烛火,昆曲历经风雨而不灭,依然表达着我们生命中那些最美、最中国的情思与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