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卷首语 |
中国之韵
2008年5月号
卷首语
http://www.airchinanews.com/blog/attachment/Mon_0805/34_68_678fd7fb167b73c.jpg
玉,已经成为疯狂的石头。
在拍卖场上,在古董店的深处,在荒山与河边,闪耀着中国人称之为玉的这种石头。而人们,正怀揣着巨大的欲望,在追逐,在算计,在掠取。
但是,那些追逐着玉的人们,不应该忘记,玉之本意。
玉是一种珍贵稀有的物质。在中国古人看来,它是一种与远方与奇迹相连结的神奇之物,唐人有句曰“昆山玉碎凤凰叫”,说的就是美玉现于神山,恰石破天惊之际,总是伴随着凤凰的鸣叫。
凤凰乃神鸟,它现在就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翼上。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凤凰的鸣叫总是伴随着玉的出现,而凤凰也体现着玉的美好品质?
玉是珍稀的,但它和诸如黄金白银这样的贵稀物质,有着重大的区别。后者是被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普遍认定的财富证物,而玉之所以这样珍贵,首先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结晶,而西方文化中并无这种对玉的热爱。
玉,绝对是中国的。
在这种美妙的石头上,寄托着五千年来,中国文明中最珍贵、最持久的价值观。
远古时代,玉为礼器,既用于祭祀,也用于国之君主贵族之间的聘问往还。在古人看来,玉代表着天地之间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价值:信义、忠诚、仁爱、和谐和中正。所以,玉上可供于天,下可伸人间大义。
玉是庄严的,又是亲近的。古人佩玉于身,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我们的先辈们相信,玉与人之间,有着微妙而确切的感应,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就是说,人应该像玉那样,具有坚贞、温厚的品质;所谓美人如玉,也是说,人应该像玉那样,有矜贵和持久的光辉;所谓“石之美者,有五德”,是以玉喻为人的五种品德:仁、义、智、勇和洁。总之,爱玉者,以玉自喻,一枚玉佩,一只玉环,在古人心中,都确证着他对世间善好价值的信念。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玉是理想的石头,它的珍贵,不仅因为它稀少,不仅因为它美丽,也不仅因为它来自远方……还因为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身人格最深挚、最执着的理想。
石头还是那块石头。究竟是疯狂的石头,还是理想的石头?这可能与玉无关,而只与你我有关,与我们的心有关。但是我们相信,离开了它五千年来持久代表的那些美好价值,玉必会失去它的光辉。
爱玉者求玉。然求得美玉,总应思量:这人,如何才配得上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