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德在木

(2008-02-26 14:00: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卷首语
 

中国之韵

2008年2月号

卷首语

盛德在木

 

                           盛德在木

 

                           俞悦/

    春风吹拂,万物生机萌动。

    按照古老的风俗,“立春之日,盛德在木”,所以这一期杂志,我们的主题,是中国的古典家具。

    家具,多为日用之器,它是实用的,有清晰的功能,需要精确的工艺。

但作为器,家具当中,有道存焉。

    不同时代的家具,风格相异,这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的变化,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界定和想象。家具不仅是人身体的延伸,更是人的精神的延伸,人类从自身精神中,抽象出线条和形状,把它赋予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家具。

    家具的前提是家,是人们的安居之地,对家的不同理解,对安居生活的不同感受,往往会明确地影响家具的风貌。比如中国的古典家具,合与功用需要,但不放纵,不逐奇,是亲切的,但又是端严庄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古代中国的宗法制结构。一个人,即使是在自己家,也是有“礼”的。

    所以,在中国的古代,不可能产生沙发,因为为沙发并不适于端坐。

    这种有礼的,端严和谐的精神,是中国家具艺术传统的精髓。

    当然,这一传统也总是在变化,明式家具如春天,“其器疏以达”(《礼记》言),有清明郎畅的气象;清式家具,庄严繁复,则如同仲夏,是盛世之气象,也是盛极而衰的气象。

    所以,家具之为器,有大道存焉,可见生活,可见工艺,也可见世道人心。

   现在,明也好,清也好,经历了岁月的洗劫,流传下来的器具,都已经不仅仅是物,而是记忆,是旧梦。古人已经音讯杳然,但他们曾经端坐宁息的家具,却如同时光深处遗留下来的一支玫瑰,如此真实,而又如此神奇。

——这是中国之韵味,古老中国的生活里,精神芬芳的神韵,就暗自蕴藏在这些器物之间。

    我们的这份杂志,以“中国之韵”为名,正如李家祥先生为本刊所题的——“中国之韵,丰韵中华”——古老中国的神韵,在21世纪的中华大地上,依然存续,它为现代的中华神韵,提供着生生不息的灵感与动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前的一个局
后一篇:水乾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