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姐”的烦恼

(2007-07-16 08:45:26)
分类: FT专栏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俞悦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闺蜜来电话,劈头就是一句:“他们凭什么叫我‘梁姐'?!”

我的这位“姐”,姓梁。她说话,就是这个风格,轻言慢语,柔声细气,但从来都是直奔主题,在她的嘴巴里,即使是疑问句,听上去也像是命令。这回,我们这位任职于某跨国大公司的高管女士,碰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写字楼里的保安小伙子管她叫“姐”。
起初,不过是她办公所在的写字楼里的一个小保安叫过她一声,虽然听着有些别扭,诧异间她还不曾过度反应。但是,事情迅速发展到早上一进公司的门,连保安带门迎小姐齐声问安道:梁姐好!

她这才觉得事情有些严重,她不明白自己怎么忽然就成了这些人的“姐”。她也不明白,这些人怎么就成了自己的“弟”和“妹”。这种事情,又不好在争分夺秒的上班时间里拿来与自己的下属探讨,于是一个电话打来,命令我回答,她为何就成了“姐”。

我的这个闺蜜,打小在北京长大,自以为对首都的风土人情是谙熟的,后来名校毕了业,就直接赴了德意志。接下来,又是名校毕了业,然后嫁了洋人,生了孩子,一转眼,在国外就待了十几年。去年,才携夫将雏地回到了祖国,这十几年的时光,是不是把她改造成了彻彻底底的外国人,我不敢肯定。但我能肯定的是,她已经不大像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了。所以,她才会有这个关于称呼的疑问。

我只得向她说明,人家叫你姐,并非是前来认亲,这不过是如今京城里对那些需要被尊敬的女士的一种尊称而已。便是在下小女子,近一两年,也常常被人家俞姐长俞姐短地叫。真理论起来,那些个叫你姐的人,未必就比你的年龄小。

苦口婆心半天,亲爱的“梁姐”还是想不通:“凭什么呀?上个班,我就平白成了这么一堆人的姐,打小就连我自己的亲妹妹都直呼我名,没怎么叫过我姐的。再者说了,我在北京的那会儿,大家对人的尊称,也不是姐啊?”

她说的没错,那时的尊称,不是“姐”,而是“师傅”。所以我只好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总不愿意自己一进公司,门迎保安的齐声叫‘师傅好'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武林中某个大门派的掌门到了呢?”

“粱姐”想了想,不在这个问题上较真了。但是出洋十几年,养成的德意志人民认死理儿的脾气,让她终归咽不下这口气儿:“泱泱大国,难道就没有一个恰切的称呼吗?就非得叫姐吗?这不成了《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见天的姐姐妹妹的浑叫了?公司可不是大观园呀。”

“粱姐”的苦恼,也许正是一众上班族的苦恼。

“梁姐”在办公室里的下属们,倒是不管她叫姐,而是叫“梁总”。对此,我们的“梁总”没有意见,但这个“总”,追究起来,其实也是大有问题。在汉语中,这个“总”是个军事称谓,大概是源于“把总”、“千总”之类,都是对小军官的称呼。所以在民国初年,老百姓要是碰上“丘八”,必定打躬作揖,连称“老总”。后来,在现代军事建制中,有了“总司令”什么的,“老总”的称呼升了级,成了高级将领的称呼,等闲的排长连长是不敢专美了。如今,似乎在军队里叫什么什么“总”的情况也不多了,于是,这个称呼,就莫名其妙地从兵营,走进了写字楼。公司一开高层会议,满屋子里全是些“总”。倒退上几十年,别人会以为这里坐的都是些军事家。

叫“老总”,兵气太重,其实也并不恰当。那么,我们不妨学学中国的商业传统,旧时的中国生意人,通常是叫“老板”,这个称呼现在还用,但问题是“老板”不是随便叫的,叫“大猫”可以,叫“二猫”、“小猫”,估计人家也不敢当众答应。

对“梁姐”这样的高级职员,中国的商业传统中,到也有一个相应的称呼,叫“掌柜的”。倒退上一百年,“梁姐”走进公司的门,大家就得齐喊“掌柜的,您来了。”

但我想,如果传统如此复兴的话,我们敬爱的“梁姐”,当即会被气吐了血。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12726&pos=MID_HLB&pa1=5&pa2=0&loc=HOMEPAGE

质量监控:

2007-7-23

在FT五大生活时尚热门文章中排名第一

在FT五大中国热门文章中排名第三

在FT五大特稿热门文章中排名第四

在FT十大热门文章中排名第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三点
后一篇:小布达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