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纸现场 |
早上5点老太就醒来了。
我睁开眼睛,就见她笑咪咪地坐在边上,问我:“今天是礼拜天吧?”
我就知道今天又泡汤了——好容易捱到周末,一天用来上课,另一天被老太拉练。这就是我的命啊

昨天我们大约走了100公里——当然是坐车——老太很不赞成我打车的恶习,几次交锋之后,双方都做了妥协,约定只坐空调车,因为空调车上的人会少些——可怜我拖着个病身子,跑了半个北京城。
老太却很开心,晚上兴奋得睡不着,就跟我讲“那过去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过去我从没听说。
我小时候,偶然打开过母亲的锦盒,别的宝贝记不得了,有块绣片却记忆深刻。是红地儿的锻锦,上面是古老而吉祥图案,和岁月的味道。我曾经问过那绣片的来历,据说是母亲最好的女友——现在叫闺蜜——绣小姐送给母亲的礼物。
“你知道荣毅仁吗?她的奶奶就是我们俞家的小姐,绣小姐的姑姑呀。”
现在,除了俞樾,我又知道了一个和我们无锡俞家有关的名人了。
关于交通问题,我和老太永远意见相左。
不过,听她讲过去的交通,倒是蛮有意思的。
她说1952年刚到西安的时候,每到周末,父亲就带着她和大姊,去看古迹——父亲对此有特殊的爱好。半坡(黄河文明发祥地)、碑林、大雁塔(传说中玄奘藏经地)、小雁塔、寒窑(王宝钏苦等丈夫归家的地方)、楼观台(李耽,就是老子修行的地方,道家的发祥地)……那时候很破烂的,正因为没人管,所以原汁原味,而且当时是不收门票钱的。
“那你们怎么去呢?”我好奇。
“坐马车啊。那时侯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地铁。到哪儿都是坐马车。我们先走到土门(就是贾平凹先生写过的那个土门),那里就有马车的,一车可以拉20个人。你姐姐同学绣绣的太老爷。就是开马车铺子的。”
”哦,那坐马车要多少钱?“
”一毛钱。“
”那么当时一毛钱能买什么呢?“
”恩……,5分钱可以买三个半斤重的西红柿。“

而我,不过走在矿的边边上。
前一篇:意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