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FT专栏 |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俞悦
2006年7月14日星期五
A女士的电话。扯完了女人照例要扯的关于老公、孩子和狗狗之类的闲篇儿,她话锋一转说:“我现在忙极了,马上就要考试了。我还没告诉你吧?我要考高级营养保健师。”
“哦?我怎么记得你是要考心理咨询师啊?”
我的不识时务立刻遭到了报应,A小姐果然很看不起我的落伍,说:“什么黄历了?心理咨询我已经过了二级,可以挂牌营业了。我现在的兴趣是当营养师。”接着她向我系统地阐述了学习营养保健的伟大意义,以及这门伟大的学科,对于女性延展生活想象力之无可比拟的重大作用。我依稀记得,上次她去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也是这么热情高涨。
放下电话,我回忆了一下,这个回忆令我大吃一惊。
我自结识A女士以来,便眼睁睁地看着她从学逾珈到学普拉提,从学古琴到学马术,从学心理学到学肚皮舞……一路都在高歌猛进的学习中走来。
让我由衷钦佩的,是她对每一种学习,都怀有巨大的热情,但每一种也似乎都无疾而终。而可怜的我呢,其实也比她好不了多少,她学过的这些东西,我或多或少也都学过,有的是被她裹胁而去;有的呢?不好意思,正是我劝她去学的。
仔细想来,我所认识的这班中国女士,整日介过得,正是我们小时侯总被教育的那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似乎她们每开始一次新的学业,不过是为了放弃另一种学习。但是,您千万不要问她们,诸如究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
当代中国女性,正在把这句话发扬光大的路上,一路狂奔。前几年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我丝毫不怀疑,如果不出意外,她们还会继续学习新的玩意儿。
现在的“女学习狂”们和古带中国人不同。中国的古人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为了成为君子,通过学习,终于道德高洁,道貌岸然;现代女士的这种学习热情,来自哪里呢?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不是为了要道德高尚,因为她们从来认为自己的道德,无以复加;第二,她们也不是为了谋生,A女士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经是驰骋商界无敌手的女超人,即使现在仍有著名企业在向她摇橄榄枝。
既不为这,也不为那,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不禁又犯了爱刨根问底的老毛病。
我想来想去,觉得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比较高尚,那就是她们需要学习,她们希望通过学习,来体验不同的生活,而绝非获得个什么证书那样功利;第二,学习可以使女士们延续自信心,这些女士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接曾受过良好而系统的教育,那也曾是她们辉煌的充满自信的青春;第三个理由是,学习可以使女士们打发那无穷无尽的闲暇时光。
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学习来打发时光,总比窝在沙发里织毛衣,比躺在床上看电视,显得更加的有意义。这就好比是养生——锻炼是养生,睡觉也是养生,但跑步游泳打网球,听上去更积极更体面。通过学习来打发闲暇,就好比是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一般。除了专业运动员,没有人愿意固守一种锻炼模式——跑一阵子步,就想去跳舞,既然最近时兴肚皮舞,就不妨放弃早已过时的霹雳舞。
所以,中国的女士热爱学习,但更热爱不断地更换学习的内容。把心理学一级证书考下来是可耻的,中途改弦易张,去听营养保健课才是光荣的。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本身,更是一种时髦。
想想吧,长跑运动员,是不可能能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引领时尚风向标的。
2006年7月14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