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FT专栏 |
我家装修的时候,我的一个西方朋友很看不起我的做法。
她说为什么一提起装修,你所能想到的,就是选择装修公司还是包工队?干嘛不自己动手,用你聪明的脑袋和独特的想象力,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家?
从前我曾听说,有一些国家的居民,喜欢自己动手来组装家具,有的人连盖房子和装修都自己动手,因此在高强度的工业社会里,DIY被视为一种休闲方式。
朋友给我看她法国那个家的照片,壁纸是她和女儿合作贴的,看上去比装修公司的工人贴得还要平整,甚至她家厨房里的承板,都是她亲自钉上去的。
我大愕,问她如何才能做到,因为在我看来,这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她说其实特别简单,无论是超市还是Catalog,都有现成的素材和工具出售。比如你想自己组装一个柜子,一个Package买回来,板材、油漆、螺丝、钉子、胶水、垫片、手套……你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里面全部都包括。若需大型工具,它会详细说明规格,你只要按照要求去邻居家借一个来就好了。里面还配有详细的安装说明和图例,按部就班地去做就好了。当然了,如果你肯再动动脑筋花点时间,即使是同样的材料,你也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花样来。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有趣极了,而且非常简单。”
她的话让我热血沸腾,立刻打车去新宜家。
在迷宫一般的新宜家,一对夫妇正愁眉苦脸向路人倒苦水。
他们举着上次来时买的厨房用的不锈钢壁杆,说这玩意买回家才发现,里面没有配套的螺丝,只好带着再来,他们已经在螺丝区找了2个小时,晕头转向却一无所获。况且,要往瓷砖上钉螺丝,还需要冲击钻,他们也不知道上哪买,以及应该买什么规格的。
回家路上,女朋友来电话求救。她给孩子买了一辆组装自行车。在新加坡居住的时候,她曾经买过这个牌子的,虽然是中国制造,但有详细的英文说明,当时她按说明书,很容易就装好了。上次的经验令她信心满满,不想这次却遭遇华铁卢——可能是说明书太过简单了,满头大汗地弄了3个小时,还是弄不清哪个垫片该安到哪儿,驴唇对不上马嘴巴。听她声音,已经抓狂,我也没有经验,所能给出的建议,不过是把自行车扔进后备箱,开车出门,找个自行车修理摊试试看。
自行车修理摊果然解决了我女友的难题,花费只有10元。但在宜家遇到的那对夫妇,是否最终如愿以尝,就不得而知了。来自欧洲的商家,如同南方橘子到了北方,变成了枳;而中国制造,国门内外竟然有不同的说明版本。两件事的异曲同工之处,也许仅仅是说明书省略了某个不宜省略的步骤,而这个关键步骤的缺失,将美妙的游戏,变成了一场噩梦。
如果那对夫妇的遭遇让我迟疑,那么朋友的电话,几乎让我对DIY失去斗志。DIY是一场斗争,是和一切标准化生活的斗争。我原本以为,这是东西方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差异,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DIY仍然是一场斗争,但它首先是和这件事的实现可能性的斗争。
我仍然坚信我那个西方朋友的话,DIY肯定是个好玩的游戏。
但问题的重点是,谁来为我们提供积木呢?
2006年6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首发。
编辑做了处理,上面是原文。
《青年参考》2006年6月27日转载。《青年时讯》2006年7月27日转载。
http://www.ftchinese.com/sc_static/story/story-001005155.html?pos=PAST_NEWS&pa1=1&pa2=16&loc=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