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2016-02-14 22:30:25)
标签:

旅游

青岛

大学路

老舍故居

分类: 国内-北京山东东北

  很多城市的大学都有一条文艺的大学路,青岛也不例外。它隐藏在喧嚣繁华的都市一角,至今保留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成为青岛最有品位的一道风景。著名的老舍故居、青岛美术馆,就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咖啡店。如果有时间,坐在院子里,要一杯咖啡,享受下午后的闲适生活,这才是青岛真正的生活节奏。【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第三日出门,雾气茫茫,颇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酒店出门往左,首先经过的是德式监狱旧址博物馆,一座集古堡式监狱建筑群、司法大队建筑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建筑外观是哥特式,颇有古城堡的风采,听说内部很阴森恐怖,自己也不爱好这口,于是就咔嚓了两张照片走人。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往前就走到大学路了,顾名思义,因其附近的大学而得名。最早为私立青岛大学,后经过一系列合并成为国立山东大学,一度名师云集。它自南向北先后连接龙口路、鱼山路、黄县路、华山路、掖县路;两侧是中西结合式居民楼房;沿路有青岛市育才中学、人民会堂、东方饭店、青岛市城建档案馆、青岛市博物馆、大学路小学、青岛海洋大学等。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大学路,在很多文章中被描述为“青岛最早的街道”。德国侵占青岛以后,沿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在今黄县路口建了一座石桥,使马路向北延伸,名叫奥斯帕斯街,但青岛老百姓叫它东关街。自古以来,青岛山的溪流、泉水汇成青岛河流入黄海,盈育了青岛村、青岛口,清代后期日渐繁荣。尤其在1891年于青岛河西岸建立清总兵衙门后,这里渐成为一座市镇;而河东仍是渔村,在今鱼山路和龙口路处有座木桥连接两岸。当地百姓把这木桥区域叫东关,沿青岛河一带叫东关街。

  德国殖民当局把青岛山改为俾斯麦山,并在山下驻设俾斯麦兵营;日本占领时期,将奥斯帕斯街改为巽町南段、俾斯麦兵营改为万年兵营,妄图永久霸占青岛。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以后,于1924年利用这座兵营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大学前的马路就叫大学路,也是青岛市惟一以学府命名的道路。1930年山东大学从济南迁来与其合并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大学内迁四川;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青岛复校。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后,1959年在山东大学原址上建立了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其西围墙外就是大学路。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盛夏之时,阳光从梧桐叶之中撒下,当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大学路上最美的风景要数浓荫蔽日的百年法桐,棵棵粗可合抱,树皮斑驳,灰白相间,配合着路旁的红瓦屋顶,有一种油画一般的美。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每个地方的大学路段都是相同的,只不过这里多了份恬静,少了许多拥挤。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大学路上有很多很棒的咖啡馆,走累了的可以进去坐坐,歇歇脚。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看到院子里一只可爱的猫咪,一个人在地上翻滚着玩得很带劲。。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真想强行抱走~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这里,曾汇聚了几十位文化名人。那时节,但凡从这条路上经过,或是在附近的小酒馆中小坐,遇到个把先生、名流是稀松平常之事,俨然汇成了一块吸纳国内主流文化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学区高地”。而位于周遭的名人居所,则是极具人文价值的名副其实的“学区房”。也正为此,青岛一度与北平和上海并称国内三大学术重镇,小鱼山文化街区的名声实则那时就已经传播开来。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1930年夏,闻一多和梁实秋厌倦了沪上生活的烦嚣和无聊,同时接受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先生的邀请,联袂到达青岛,又开始了更有情趣的另一种生活。梁实秋在青岛的住处是鱼山路,任教于青岛大学的外文系;闻一多最初住在大学路,后又迁居汇泉,是文学院的院长兼任国文系主任。青岛山路多,他们两人都选购了一根精致的手杖。每天闻一多去学校上班,路过梁实秋家门口,轻轻招呼一声,梁实秋应声而出。两个诗人各策一杖,踽踽行走于崎岖小路,风神潇洒,旁若无人,构成一幅饶富诗意的生动图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老舍先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骆驼祥子》的撰写工作,整个博物馆都以这本小说为主题,藏品也算丰富,看看也是很有意思的。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小院落很是宁静,两层的泛欧式洋楼,和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气质很是契合。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在一楼的展厅里,有着舒乙先生的回忆录和老舍夫人的书画作品,以及老舍先生出版过的文学作品陈列。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展台上陈列着多种版本的骆驼祥子,录影机传出着电影版本的骆驼祥子的声音,全方位地展示着这本著作细节。当然,老舍在青岛教课的业余还在此伏案完成了短篇集《樱海集》,《哈藻集》,中篇小说《选民》,《我这一辈子》。有人说,在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的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之一,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老舍先生不仅能文,而且能武。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有义工大伯讲解,还向听讲的游客派发了名片。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其实我最爱老舍的是那篇散文《猫》:“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从博物馆参观完出来,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走,你会发现青岛随时能遇到不偏僻但是幽静的去处。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青岛】(三)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