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记录汇总这几个月看过的书。。。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七杂八 |
刻薄
《潜规则》吴思
看到这一段很有感触:所谓堕落,是从圣贤要求的标准看。如果换成新官适应社会和熟悉业务的角度,看到的则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迅速进步的过程,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第一次是接受圣贤的教育,第二次则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间大学的教育。第一次教育教了官员们满口仁义道德,第二次教育教了他们一肚子男盗女娼。
《被偷走的人》据说是2010年最畅销书之一,今天一口气看完,说实话有点失望,特别对我这个没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倒是里面一些话很好:年轻时我们什么都听不进去,只顾满怀希望朝未来前进。“未来”是骗人的,它让人以为那是永恒的旅行。可是生命一眨眼就结束了,毫无意义。生命没有未来,只充满着过去。
《橙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2》,延续了1的风格腔调,笔记本的设计很独特,不过我还是喜欢1多一点。
《沙捞越战事》 描写了二战时期在马来沙捞越丛林,一个没有加拿大国籍的加拿大华裔(周天化)参加二战时所经历的离奇故事,一段曾经被“遗忘”的战争历史。故事通俗易读,值得看看。但是感觉整体不太完整,很多地方可以交代得更清楚。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通过一个旅日中国人的视角来解读日本的现象、文化形态等各个方面,虽然不是特别深入,但易读易懂,更像一本日本随笔,告诉我们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国家。中规中矩,可以一读。PS:请无视这本书嚣张的书名和难看的封面设计吧。。
今年是打算去日本旅游的 现在只能改了别的地方。。
《暧昧的日本人》:条理清晰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一次完美的旅行是可以让我感觉到内心空虚的。我想去那花花世界,可是,可是。。。没钱没时间,诶~
彭浩翔的《破事儿》:世间有多少事惊天动地,还不是去似微尘,所有种种,回头再看,就那么一回事。爱欲生死,也不过,是些破事儿。
《侯卫东官场笔记4》,看看去年读书销量榜、评分榜,就知道这套官场小说火爆程度。从故事情节看,确实是一本不错的好书,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男主,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懂得一点做人做事之道。
“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这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柑橘与柠檬啊》:通过一个孩子的回忆,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生活永远如柑橘与柠檬般色彩明亮,偶尔忧伤,直到战争爆发那一刻。战争留给人的绝不仅是悲壮和澎湃,还有巨大的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从头到尾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歌曲——柑橘与柠檬啊,贯彻始终,淡淡的,萦绕心头。
《彷徨之刃》,少年犯罪题材,不是他一贯的本格推理小说。说的是长峰的女儿绘摩被两个少年强奸致死,他觉得日本的《少年法》没办法制裁那两个歹徒,于是选择自己复仇。沉重的现实主义自始至终令人纠结,倒底是否可以有法外正义?其实我也希望长峰能杀之而后快。。。写的很好,推荐
《余欢》
上篇《孤独得像一个星球》下篇《那么,爱呢?》,两个悲哀的故事,他们分别是女留学生、男留学生,但我们的身边,同样有他们的踪影,甚至,我们就是他们。
十分喜欢刘瑜的文字
《盗墓笔记》:感觉没有鬼吹灯好看,没它诙谐,没它自然,小标题好像也是随便起的。。一路读一路发现破绽,不过据说盗墓大多数是女粉丝,冲着吴邪和张起灵的暧昧关系去的。。。鬼吹灯我只读了前四本,听说后面写的虎头蛇尾了。但又听说不是天下霸唱写的
唐七公子的文字真是举重若轻,曼妙得很。故事是个神仙的故事,情节也不是非常曲折,但很讨喜。在夜华那句“浅浅,过来”之后戛然而止。这个结尾倒是写得真正好,留下了无穷悬念和遐想,唯一悲摧的就是墨渊
《送你一颗子弹》:政论时评和生活随笔两大类文字,很多比喻都非常生动,满足了我对好文字的所有期盼:干净、生动、贴切、幽默、坦率、新颖、小文字里有大智慧和真性情。
《怪笑小说》:比起黑笑毒笑,我更喜欢这部怪笑。既有讽刺
《理想的下午》:虽说封面我很喜欢,但内容却让我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总觉得文字带着咬文嚼字般的孤高和沾沾自喜,虽然精美,但是总读不下去。不着调啊不着调。。。
《西蒙的猫》:一只无赖猫“猫把自己伪装成鸟的房子,等待小鸟儿回家”
《我的路》:手绘图书,有《星之魔术师》、《灯塔》、《鱼》、《烟火》等系列短篇。画风很朦胧,色彩感觉很舒服。
《踮脚张望的时光》:一本温暖的小说,那些成长的故事,踮脚张望的岁月,你我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文字的背后,透露着熟悉而亲切的味道。
《雪地杀机》:貌似这本在东野的书里面不算出名,但是故事架构还不错,虚虚实实有点意思。
《十一字杀人》:东野早期作品,故事一般,真凶不难猜,但难猜是事件背后的动机和人性真相。
《一千零一夜死神》:小说不长
《阿狸·梦之城堡》:一本献给仍然相信童话的人们的书。
“阿狸,把自己夹在晾衣服绳上,想抱耳朵拉长——据说是因为她爱上了那只兔子”
其实
《阿狸
阿狸问隔壁的彼得叔叔世界上有没有鬼,彼得叔叔说: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于是阿狸问:为什么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彼得叔叔说:比如走夜路的时候,我们总期望没有鬼的;如果有一天亲人不在了,我们却总是希望有鬼的。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八百二十六万三千五百六十三人
李凡纳利对于我们来说是位陌生人,但是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本小说应该是他在大陆面世的第一部小说,故事的主线是一场荣誉谋杀,三位主人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幸福的渴求是相同的,但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
<伊斯坦布尔的幸福>
正说明朝十六臣》:比较正统的介绍读物,适合需要多充实历史知识的童鞋。中规中矩。
《岁月是朵两生花》,标题起得很讨巧,但是剧情真是狗血到不行,女主有时也显得太白太贫,如果你不怕被累的外焦里嫩,只看唐七诙谐轻松的文字,那就去看吧。但显然,这远不如她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般得人心。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我是看过电影再来看书的,时空穿梭的题材,不要把它当作科幻小说,爱情小说更合适点。最感人的当是结尾,80多岁的克莱尔,在等待亨利,最后约定的一次见面。
<小王子>,写给大人的童话。重读了一遍,觉得看不懂不一定代表你还是孩子,能看懂也不需要悲哀。其实
《杀人之门》:太暗黑了,比起以前东野的本格推理来说,后期小说侧重于揭露人性丑恶。篇幅很长,情节很简单,主人公和幸从小开始就不断的被“唯一的朋友”仓持修诅咒和欺骗,但是他自己却不断地“接受”欺骗,很厌烦田岛的隐忍,说穿了就是懦弱,一本太黑暗的小说。
<死神的精确度>:死神爱听音乐,伴随他的总是雨天,他会陪着当事人七日,会随时向上级汇报。。六个短篇小说,虽然是一场接一场的死亡,在结尾处还是有着关联。但要传达的意思却如此简单:请抱着必死的信念,好好活下去。
《星光璀璨》:匪大的文都是虐身虐心的,看得人纠结莫名。故事写的是娱乐圈的那些事儿,结尾不知道还有没有续篇,在不起眼的地方写了个to
《解体诸因》:各种各样的分尸案件,西泽保彦给出了无数完美理由,几个不同的分尸案件,最后由一个短篇串联起来,推翻了前面已经算是非常合理的推论……
《弗兰肯斯坦》,又叫《活跳尸》,号称科幻小说之母的小说,作者是英国伟大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讲述了一个人造生命的故事: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用死尸拼凑了一个灵魂善良而相貌奇丑的“活跳尸”,由于不容于人类而转向疯狂报复。。这本被称为第一部科幻小说的书值得一读,电影也值得一看。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