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古建筑欣赏游之三——正定的一寺四塔

(2014-10-02 08:20:35)
标签:

佛学

旅游

分类: 萍踪琐记

                  http://s5/mw690/001yKDZZgy6MutZTCMk44&690

http://s12/mw690/001yKDZZgy6Muu2qSSv1b&690

   

                  正定的一寺四塔(2014年9月21日)

 

    正定是我神往已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石家庄北15公里,历史上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定从春秋建城,先后属于中山国、赵国。秦时属于恒山郡。汉高帝时,更名为真定,意思就是“真正安定”之意。清雍正元年时(1723年)因为世宗胤祯忌讳“真定”这两个字,所以改“真定”为“正定”沿用至今。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古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但是由于历史变迁,风雨剥蚀,不少珍贵的文物被毁坏了。但即便如此,正定如今仍有国家保护文物4处、省级保护文物7处、县级保护文物10余处。 1994年,正定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http://s4/mw690/001yKDZZgy6Muu9ojgDe3&690
http://s6/mw690/001yKDZZgy6MuucrKvz05&690
http://s12/mw690/001yKDZZgy6MuufDWXhbb&690

http://s13/mw690/001yKDZZgy6Muui5LGsbc&690

                          一  隆兴寺扫描

 

     9月21日一早,我从石家庄解放广场附近乘一路公交到石家庄日报社换乘177路,不到7点就来到了正定南门。只见滹沱河流水汤汤,绕过正定。南门外依然残留着瓮城的残迹,继续前走,一段城墙挡住了去路。高大的城楼耸立于城上,薄雾之中可见楼上高悬“长乐门”的牌匾,这便是正定古城的南门。城门上方,清晰可见的“三关雄镇”的石质牌匾,在宣示着正定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穿过城门,又绕着南门转了一圈,我继续乘车,沿着燕赵南大街,走过“正定历史文化街”牌坊,转向东门,不一会便来到了隆兴寺前。因为时间尚早,我沿着古寺院墙,先到“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和“荣国府”转了一圈,刚过八点,便作为首批游客走进了隆兴寺。

 http://s9/mw690/001yKDZZgy6MuutZRck78&690

http://s14/mw690/001yKDZZgy6MuuwhsDP4d&690
 

    隆兴寺是正定最重要的可以算是国宝级的宗教古建筑群。寺内的大佛,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古塔,赵州桥并称“河北四绝”。其实,因为“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寺院,人们见得实在太多,大多数寺院建筑格局与样式大同小异,人们实在很难提起欣赏的兴趣。这回的隆兴寺却大大不同,这不仅因为它规模宏大(占地85000多平方米),也不仅因为寺内除了两座御碑亭,几乎是清一色的宋代建筑,成为国内的孤例。从大门外的照壁开始,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门楼戒坛,大悲殿、直到最后的毗卢宝殿,游客简直在逐个品评宋代建筑的精品。尤其值得人们心驰神往的,是被人们称为“龙兴六宝”的六处文物。

http://s4/mw690/001yKDZZgy6MuuCXUv9b3&690

http://s2/mw690/001yKDZZgy6MuuDV0w931&690

http://s1/mw690/001yKDZZgy6MuuGl4qI40&690
http://s5/mw690/001yKDZZgy6MuuL69nu54&690
http://s2/mw690/001yKDZZgy6Muvrea5j51&690


http://s1/mw690/001yKDZZgy6MuviZ1dK30&690

http://s3/mw690/001yKDZZgy6MuvlYBqi02&690

    这六处文物,分别是摩尼殿、倒座观音、转轮藏、隋龙藏寺碑、铜铸千手千眼观音,铜铸三层毗卢古佛。摩尼殿形制奇特,俯视为十字型,结构谨严,建筑考究,是运用宋代《营造法式》的典范之作。被康有为誉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是我国楷书之祖,虽历经15个世纪的风雨,依然点画清晰,古拙苍劲。北宋初年,由赵匡胤亲自下令,分七层段浇铸,高达21.3米的大悲阁铜佛,是年代最为古老,体量最大的千手千眼观音。“转法藏”殿内保存的转轮法藏,高达7米,双层、全木结构,被称为运用牛顿力学的经典之作,历经千余年,至今仍可自如转动,令所有游客惊叹不已。摩尼殿的倒座观音,高3.4米,高居五彩缤纷的须弥山上。塑像一改传统佛像表情呆板,姿态程式化的模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尊人性化了的佛像,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隆兴寺毗卢殿位于中轴线最末端,殿内的毗卢佛毗卢佛设计独特,精美绝伦,为明万历皇帝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御制的礼佛。这尊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铜铸工艺,据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海内孤例,堪称国宝。

http://s3/mw690/001yKDZZgy6MuvzocMif2&690

http://s6/mw690/001yKDZZgy6MuvP3wsR35&690

http://s4/mw690/001yKDZZgy6MuvRFtnBd3&690

http://s13/mw690/001yKDZZgy6MuvUqC0Q1c&690

    隆兴寺内,还有一处龙腾苑,是一处宗教园林建筑,原以为这里可能甚只是寺院的附属,后来才知道,腾龙苑建于北朝,是一处皇家林苑,隋开皇年间,才在苑里兴建了隆兴寺隆兴寺内。隆兴寺几乎处处可见珍贵的历史文物:戒坛里的双面铜佛,慈氏阁里的木雕大佛,大佛殿铜佛基座上的石雕飞天,摩尼殿四壁的明代佛教壁画,无不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连寺院内那数十棵年逾千年的古槐,几乎也棵棵都有一段不寻常的传说故事。难怪这座古刹不仅为佛界推重,众生敬仰,连皇帝也格外青睐,康熙皇帝六次巡幸正定,三次驾临隆兴寺,山门的“敕建隆兴寺”题匾,就是康熙的御笔。乾隆皇帝六次巡幸龙兴寺,而且每次都留下了自己的诗文。他的皇子嘉庆皇帝,也在寺内留下一通御碑,可见隆兴寺重要的历史地位了。

 

                     二  正定四塔

 

    据清光绪年间的《正定县志》记载,当时正定全县有佛寺46处,城内建有八大寺庙。所以有名人说过“千年佛教看正定”的话。著名的正定四塔,指的便是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和广惠寺花塔。四座古塔各有特色,装点着这座古城。

http://s11/mw690/001yKDZZgy6Muw22iQq8a&690
http://s2/mw690/001yKDZZgy6MuxaMUJH71&690

http://s7/mw690/001yKDZZgy6MuxeN8GO36&690

     出隆兴寺右拐向西,走不一会就到了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北宋时改称天宁寺。寺内其它建筑已毁圮无存,只有宝塔高矗,依然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天宁寺塔早期称慧光塔,后因其高耸入云,称为凌霄塔,又名木塔:。它始建于唐咸通元年,宋、明、清均有修葺。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并非全木结构。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分九级,一至三层为砖结构,四至九层为木构架,外部轮廓逐层递收,给人稳定柔和之感。值得一提的是,凌霄塔四层以上,中心建有通柱,这对稳固塔身极为有利,在我国现存古塔中,是个孤例。凌霄塔通高41米,塔内有阶梯可攀登至顶,立于顶上,可以眺望正定古城的全景。塔顶、塔刹和第九级于1965年邢台地震时受波及倒塌,八级以下仍保存完整,1981年对古塔做了最后一次重修,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文保单位。可惜现已不让游人登塔,我只能扶着塔身转上两圈,走出天宁寺,回身再看看天宁寺塔,觉得它真有几分六和塔的风采。

http://s4/mw690/001yKDZZgy6Muw8cT0Da3&690

http://s16/mw690/001yKDZZgy6MuwuaHcHcf&690

http://s8/mw690/001yKDZZgy6MuwwYwDBb7&690

    走出天宁寺五六分钟就到了燕赵大街,左拐便看到开元寺古塔。开元寺始建于东魏时期(540年)唐代曾进行了扩建,寺内大部分建筑已毁,现存须弥塔,钟楼各一座,另有三门楼、天王殿、法船殿遗址。但就是这两座建筑,已足以让开元寺名驰中外了。开元寺须弥塔俗称方塔或砖塔,外形酷似西安大雁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通高42.5米,是一座九级砖石结构密檐式方塔。一层设拱券式小门,内辟供奉室,门上有“须弥峭立”石额一方。一层四周镶有高约一米的石板,上面雕刻八尊力士,形象生动,造型逼真,是佛教雕刻艺术的精品。钟楼隔法船殿与须弥塔相望。是一座平面为方形二层歇山式楼阁型钟楼,钟楼梁柱雄伟,斗拱粗壮,飞檐远挑,显得宽博轩敞,恢弘大气。在我国所有寺院中,这是唯一一座建于唐代的钟楼。仅此一点,就使它在古建筑史上有了难以估量的地位。1990年9 月19日,在清理钟楼内的“古井”时,发现古井竟然是一座地宫,从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更为钟楼增添光彩。楼上高悬唐代古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亦是著名的文物珍品。

http://s13/mw690/001yKDZZgy6MuwDzPic0c&690

http://s7/mw690/001yKDZZgy6MuwGx7X886&690

http://s2/mw690/001yKDZZgy6MuwM6zRvd1&690

    离开开元寺向南约一里路,就来到了佛教著名的临济宗祖庭临济寺。唐代临济寺原址并不在这里。因主持高僧义玄和尚在临济寺创立佛教临济宗,圆寂后葬于正定城东南,其后信众在此建塔纪念,并将寺移建此处。临济宗宋代传入日本,至今仍有日本佛教界人士前来拜祭。目前,临济寺依然僧众济济,香火鼎盛。临济寺塔又名临济寺澄灵塔,俗称青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现存青塔金代曾经大修一次。青塔高33米,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仿木结构。塔身造型优美,砖砌仿木结构雕饰非常精美,是古建筑中难得的精品。

http://s13/mw690/001yKDZZgy6Mux0dTpqfc&690

http://s15/mw690/001yKDZZgy6Mux3jNNkae&690

http://s6/mw690/001yKDZZgy6Mux4KpBra5&690

     广惠寺位于临济寺南不到半里路远。建于唐贞元年间,已有1200多年历史。和天宁寺、开元寺一样,如今也已有寺无僧,只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了。在正定四塔中,广惠寺塔体量最小,却最为精美的一座。一这座古塔造型极为优美,所以被称为“花塔”。花塔通高33.35米,塔身由主塔和四座小塔组成主塔平面为八角形,四座小塔精细玲珑。主塔四方辟有塔门刻意登至三层。花塔第四层是该塔雕饰精华所在,雕有佛、菩萨、兽首及狮、象,力士等形象,并以八角八面交叉布局,塔顶以八脊逐渐收缩,最上部覆以仰莲和宝珠。千百年来,花塔因其造型之别致,雕饰之精美备受赞誉,清代乾隆皇帝曾三次登塔,拈香顶礼,题诗题字。

http://s13/mw690/001yKDZZgy6Muxk95Deec&690

http://s11/mw690/001yKDZZgy6MuxnjhXkda&690

    在这里,还有一组文物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那就是现存于开元寺内的大赑屃和残碑。2000年6月,位于正定县府前街常山影剧院旁一处建筑工地开挖土方,无意中发现一个特大赑屃和几块残碑,碑身已被破坏,赑屃看来是因为体量过大,没有被完全破坏。仅这残存部分,已经是一个长八米多,高约两米,重达107吨,体量居全国之首的大家伙了。经对残碑的考证,石碑应为五代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为自己立的纪功碑。据识者考证,安重荣据成德军,驻守真定一带,久有僭越之心,在与后晋的交战中,兵败被杀。以一节度使,为自己立碑纪功而用双龙碑顶,残碑与赑屃又有如此巨大的体量,其问鼎野心,显而易见。残碑上的刻字点画宛若新成,看来是立碑不久,石碑就因安氏遭逢败局而被政敌毁埋。2006年8月大赑屃和残碑移存开元寺内保护。看着残碑和这个气势非凡的大赑屃,我不禁想,正定这座古城还不知埋藏多少文物,隐蔽着多少历史的谜团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